「產後憂鬱」不是母親專屬,爸爸們需要更多時間適應

文/安娜.麥菁;譯/張馨方 史蒂恩描述有一位爸爸陪產時被要求待在角落、「不要干擾」孕婦分娩,並歸結雖然今日男性經常陪同伴侶分娩,但他們即使人在現場,仍然有遭到排擠的感覺。我所研究的爸爸再次呼應這樣的經驗: 自從我們帶寶寶回家後,助產士與保健家訪員也有來,即使我在場,他們也不太注意我的存在。我不覺得爸…

充滿詩意的文字,有力的捕捉到敏感孩子的矛盾情緒與恐懼。

有時候,爸爸笑得很溫柔,雙手好溫暖,如果爸爸有一千隻手就好了!但有時候,爸爸講話的聲音像打雷,頭髮亂糟糟,冰冷的手像閃電一樣揮。小男孩討厭凶巴巴的爸爸,他決定去遙遠的地方,找一個新爸爸! 小男孩會找到一個更好的爸爸嗎?如果小男孩找累了,會不會有暖暖的手迎接他回家呢? 很多時候,小孩尚未發展成熟,跟不…

《日式教養不一樣》:台灣媽媽、日本爸爸、日本阿嬤的育兒大作戰

關於資深專業廣告創意人台灣媽媽 x 日本太空總署專家「北海道」爸爸 x 日本大學講師阿嬤の跨文化家庭教養育兒生活紀錄。 接近零下的嚴冬,小嬰兒不用穿襪子?下雪的冬天,小學生上學還穿短褲? 寶寶發燒不用吃藥,還可以泡澡? 日本阿嬤竟然把她的小金孫放在黑色沙坑中,說玩沙可以觸覺刺激腦部? 二個月的然然,…

【果子離群索書】像風一樣的男子與另一位像風一樣的女子

「風流」一詞,從遺風餘韻、儀表態度、韻味意境等正面讚美的意義,轉換為情感不定向,到處流散,四處留情的負面評價。田威寧散文集《寧視》,以她父親為例,詮釋風流:「父親是像風一樣的男子──風起了,風停了,看似瀟灑卻是風自己也不能控制的。」 像風一樣流動,便也意味著,像風一樣不能自我控制方向。田威寧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