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理天王東野圭吾在台灣最為人知的作品其實是溫暖的《解憂雜貨店》,年底才出版馬上衝進年度暢銷榜的是韓國小說《不便利的便利店》──這些那些又暖心又療癒的店好像都開在國外,我們自己的小說家是不是都沒寫這類的書? 其實不是。而且,我們還有更貼近生活、更活靈活現的真人實事,也就是出現在《阿姨們》散文集中的…
文/羅毓嘉 《阿姨們》的第四章,只收錄在電子書的版本。這一章,題為〈一起變成老阿姨〉。 阿姨們之所以成為了阿姨們,其實是因為曾經路過,曾經經歷,曾經擁有,然後曾經失去。曾經失去的那些,確實就不會再回來了。我在這一章裡頭收錄的文章,關於那些享樂憂鬱的咖啡館,關於那間曾經在台北gay到不行的書店,關於在…
文/愛麗絲 「以前十八歲去酒吧玩,看那些三十四、五歲的『老阿姨』,年齡幾乎是我們的兩倍耶!都覺得老到像上一個世紀的人,」羅毓嘉笑稱「阿姨」一詞,在男同志社群裡帶些許貶義,「特別是還加上『老』,當我們說『那些老阿姨』。」 即將邁入三十八歲,羅毓嘉書寫散文集《阿姨們》,驚覺自己其實正步入阿姨年紀,但「阿…
文/羅毓嘉 在泥濘裏推不會前進的車在無法靠近的牆邊偶遇文明點亮了我們但暗巷依然是暗巷像昨日有沉默的回音像一道密令它迂迴而憂鬱我不能愛你了這個國家令我分心 空襲警報正不斷延長我嘗試變換姿勢,保護自己當列車駛過我的胸口半坍的鐵橋猶是防線虛設有人神色自若踩過彼此我不能再跨出去了這個地方無法令我安全 在雨中…
文/羅毓嘉 讓捷運領我走吧。 捷運棕線通車以來大小事不斷,每有友人遇巧了停駛困守車內情事,甚至徒步在那高架道路邊上,如履薄冰行軍陣伍般步回最近處的捷運站,便不免想問個惡謔的問題──上頭風景如何? 人們總是慣習平原盆地車水馬龍那一個個路口枯候時間,突然能夠在幾層樓高處緩步踱過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目得那即…
文/羅毓嘉 楊智傑是我的同代人。我們同出生於一九八五年,在西門町留下青春的步伐,轉個彎則在凱道獲得政治的啟蒙。長大以後我們都有在媒體服務的經驗。我們試著說服別人也被別人說服,一度相信的信念在某個時候不再作數,有時甚至在爭辯的過程中,我們沉默了下來。 這些是必要的嗎?這些言語花巧和論辯。乃至於詩。相對…
文/暮琳 「沉舟」兩字看似負面悲傷,用以形容背水一戰的「破釜沉舟」卻有殺出新生之感。詩人夏夏在聽聞台灣野生魚類消失的景況後,推想若是魚類消失在地球上,未來該如何向後代子孫解釋字典中的「魚」字才好?有感於中文字許多部首出於自然,現今社會與自然的連結卻愈發薄弱,她發起籌備《沉舟記》一書的計畫,在記錄消逝…
盼促進理解與認同 從這裡開始,以詩句與故事,踏出夜的王國 展覽於10月14日至10月31日在紀州庵文學森林開放民眾參觀,期間共舉辦3場系列講座活動,「文藝百工圖——從工作看『異』、『同』」講座;「日常角落——影像記錄生活,從角落到大道」紀錄片放映與講座;「同言同語同行——臺北的性別歷史圖像」講座,並…
文/羅毓嘉 他總是來台北找我吃晚餐。 即使是長週末,情人的週末也抵不過三、四頓晚餐,我們見面時刻又多數是在落日之後,他問,要不要先哪兒喝一杯。或者他說,要從機場帶瓶紅酒嗎?每當他選擇用餐地點,吃來吃去總是那幾家。無論港島,台北,或者世界其他城市。爐端燒總是銅鑼灣澳門逸園中心那家,麻辣鍋往信義路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