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需要我時,我應該放棄工作嗎?

文/金美敬;譯/尹嘉玄 不久前,有位在中型企業上班二十年的職業婦女來找我談心,她辛苦了一輩子,終於成為公司第一位女性核心幹部。總算爬到夢寐以求的位子,現在竟然煩惱著要不要離職,因為她的小孩在學校被同學排擠,心靈受創,她是過了很久以後才得知此事。孩子轉學就讀也一直適應不良,聽說吃了滿多苦。然而,當她決…

這個社會經常暗示女孩:妳要當一個渺小的人

文/瑞秋.霍利斯;譯/謝慶萱、童貴珊 我曾參加一場研討會,會中有個類似生命導師的講員,他時而引導你進入靜思冥想的狀態,時而疾呼要你相信自己。我熱愛當時的每分每秒。 我向來樂於自我分析與解構,喜歡追求自我成長,一心想發揮潛能,活出更好的自己。因此,我竭盡所能地把握各種資源,尋找各種充實自己的管道。我認…

社會往往只對母親說:「孩子三歲前一定要自己帶」

文/金雅緣;譯/鄭筱穎 去年年底,某論壇網站有一篇標題為「孩子三歲前一定要自己帶」的文章,在當時引起熱烈討論。文章內容主要以二○一四年某電視台播出的一部紀錄片──《三歲的幸福回憶》為基礎,闡述了孩子出生後到三歲前,必須讓孩子在充滿愛與穩定的環境下成長的論述觀點。這項觀點的依據主要是來自依附理論(At…

這些只對一半的真相,卻讓眾多女性深信不疑

文/安.瑪莉.史勞特 身為一位教授,在過去二十年間與學生進行了不下數千次的討論以及數百場的演講,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年輕女性問我個人是如何維持工作與家庭之間的平衡。甚至是在大學裡的外交政策演講結束之後,就在觀眾開始漸漸散去之際,一定會有年輕女性舉起她的手來,問我會給那些想要追求事業、同時也想要擁…

心理師的訓練告訴她:要知覺、洞察、有彈性,可是下班後一見到孩子,她就⋯⋯

文/洪美鈴 * 依著糾結與掙扎的習性而活 我是個媽媽,是個心理師,還是某人的老婆、家人、朋友……就如同擦身而過的每個人,身上掛著各種角色。我們呼吸同樣的空氣,同樣抱怨著豔陽、陰雨,也擺出同樣的表情:看似熱切,其實帶點著急;貌似平穩淡定,但其實已和疲倦分不清。 蠟燭多頭燒,也許要關心的不是有幾頭,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