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arbie 很開心《雙薪家庭進化論》是身為二寶媽的我2023年第一本讀物。 過去一年,我個人其實活得有點彆扭,家裡的新生兒出生,在職場上穩定的輸出,即便把自己的興趣跟生活縮減到最小了,還是深深覺得裡外不是人。 家人總覺得我以工作優先:「反正工作對你最重要」、「媽媽又在工作了」;工作上又時常為了…
你還記得小時候想從事什麼職業嗎?長大之後,面對職業與生活,會不會想問:「我們到底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本集的《閱讀夏LaLa》,夏宇童、陳夏民要介紹一本,適合國小以上學生,甚至成人也應該閱讀的書,讀完之後,除了理解學習與職業的目的,也能拓展我們對職業的想像力!這也是一本用架構說故事的好書,如…
文/鈴木祐;譯/謝敏怡 找工作時容易深陷的幻想 賈伯斯真的把興趣當飯吃嗎? 「你們得找出自己喜愛的事,工作如此,愛情也是如此。工作將占據你大部分的人生,唯有做你真心相信這是份美好的工作,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而唯有做自己喜愛的事,才能愛自己的工作。如果你還沒找到你喜愛的事,請繼續尋找。」這是已故的蘋果…
文 /貝瑞.史瓦茲;譯 /李芳齡 證據顯示,只有少數人能從工作中獲得滿足感,我們要問:「為什麼」? 通常一般人會立即想到兩個解釋:第一個解釋是,許多人相信只有特定工作能讓人找到意義、全心投入、擁有判斷處理權、自主權、以及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如果我們抱持這種觀點,那就意味著只有律師、醫生、銀行家、教師、…
文/紀雲深 伽藍妙方 十種找到自己天命的途徑 這裏所談的「天命」,是讓你找到自己在社會上的定位。 我的天命在哪裏? 屬於我的獨特價值 通常,菩薩會依問事之人的不同,而給予完全不同的答案。 然而,大致上會跟一個人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 不同性格的人,適合透過不同途徑找到生命的意義。 「菩薩,我要如…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秋刀魚之味》全片沒有出現秋刀魚,是我對小津安二郎最深刻的記憶。 一如當年做向田邦子《父親的道歉信》,同事Y說邦子的文章像深夜遠處賣麵茶的吆喝,只聽到小販敲的卡卡響聲,即聞到了麵茶香。 對我來說,小津和較晚出生的邦子共同生活的日本昭和時代氛圍,即使經歷戰…
文/理查.E.歐塞霍;譯/馮奕達 二○一○年初,哈爾報名了單日的 BAR(「酒精飲料資源」)快捷學程,其中包括一場需要嘗出材料為何的考試。我在學程前一晚的活動中遇見他。那時他沒什麼信心。「我們幾個人昨晚花了點時間研究。我很擔心酒譜,因為我得嘗出當中的正確比例。我像個狂熱分子四處到酒吧嘗酒,我是靠風味…
文/理查.E.歐塞霍;譯/馮奕達 我父母從來不認為我會做買賣,或是從事體力勞動,就像他們的父母與來自布魯克林工人階級的許多同儕一樣。他們倆都在曼哈頓坐辦公室,我們家也過著舒服的中產階級生活。我總有一天要上大學,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出人頭地的最好方式。體力勞動與「藍領」職業雖然正當、體面,但不是我該做的。…
文/坂口孝則 譯/吳怡文 說到未來預測,大致會有兩種類型,一是「空中飛車在街上來回穿梭」,一是「賀年卡在往後十年內將越發減少」。前者是戲劇性的描繪日益改變的現代社會,後者則是描繪實際但平凡的變化。 我們可以試著將這些預測套用在自己的工作上。打破既有觀念的激進預測,比較難想像要怎樣落實在實務上,但只有…
文/金炫我;譯/謝麗玲 回想自己還是新進護理師時,有位從外地上來的學姊自己租房子生活,為了照護病人經常顧不上吃飯,老是吃胃藥而不是食物。 某天她說:「我媽如果知道我的工作是這樣,肯定立刻把我拖回家吧?」 另一位學姊則因片刻都無法離開病人身邊,經常憋尿,最後得了膀胱炎。 她附和:「我爸應該會哭吧。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