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野學;譯/葉韋利 品味好壞攸關個人及企業存亡的時代 有些人認為「品味跟自己沒什麼關係」。 反正自己既不是創意總監也不是設計師,從事的工作似乎也不會受到品味好壞的影響,平時講到品味,大概只有挑選衣服的場合吧……。 我認為這完全是錯誤的想法。 我並不覺得有任何一項工作不需要品味。就算真的不需要,身…
講者/海流設計 Adam;文/華正函;攝影/蘇俊輔 「印刷是個口傳的技術,它有太多變因,讓印刷沒有個固定答案。」如何減少印刷誤差值,讓螢幕中的圖像重現,是很多設計師所苦思的課題⋯⋯。青鳥書店針對設計主題策劃「設計師絮語」系列講座,去年底由海流設計主理人Adam率先開講,以自身經驗出發,分享多年來做印…
文/羅宏.亞倫-卡隆;譯/韓書妍 久等數小時的記者們發現了他,紛紛拿起相機,高舉麥克風,打開鎂光燈。男人揚起頭,再度戴上墨鏡,接著迎向前,被相機的閃光燈吞沒。 卡爾拉格斐,時尚教父,身兼 Chanel、Fendi 以及自有品牌的設計師,產量極豐。這次出席歌劇院是為了協助喬治.巴蘭欽(George B…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多虧了輝龍,我才能知道原來台灣引進過這本書,而且是2010在木馬文化出版的。 渡邊力是神級人物,他對推動日本現代設計功不可沒,被視為人間國寶,而其中最顯著的證明之一是,他於1976年自薦在當時最重要的《室內》雜誌開專欄,撰寫介紹Herman Miller…
文/山口周;譯/李璦祺 目前,有愈來愈多設計師和創意人受雇於企業,擔任經營者的諮詢顧問,不僅在設計、創意領域,甚至在整體經營上給予意見。舉例來說,除了先前提到的優衣庫的佐藤可士和,以及良品計畫的顧問委員會外,軟銀收購日本沃達豐(Vodafone),進軍行動通訊業之際,也雇用了大貫卓也,作為外部顧問。…
文/楊嘉玲 許多人之所以無法下定決心離開消耗你的人,最主要的原因來自於「罪惡感」,讓他不忍心切斷聯繫,或做出讓對方不開心的調整。他們心中經常會有一種如影隨形的虧欠,覺得拒絕他人的要求,是種自私的行為。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有可能是來自於成長經驗,爸媽、師長或重要他人透過餵養愧疚,達到情感上的操縱,…
文/蘇民 日本設計師盧沢啟治的新書《On Honest Design》提到創建具有誠實的設計,他於2011年在日本開啟的「石卷工坊」,從原是一間沿海地區的商店街,轉型成為致力於活用DIY技巧的家具工作室,設計師與志工們從開放經濟的角度,與設計的相互交集下,融合產出文化的新面貌。 台灣的921、日本的…
編譯/白之衡 成立將即將滿三年,著力於媒合作家、出版社和編輯、設計師、行銷師等專業人士,共同合作出版一本「成功的書」的新創平台Reedsy,在累積了一定數量的關於書籍行銷經驗後,共同創辦人之一法葉(Ricardo Fayet)透過平台的部落格,分享了過去幾年來他觀察到的八項人們常犯的行銷錯誤。以下,…
文/林郁馨 攝影/陳志華 服裝像是行動的建築,口袋是窗戶,衣領則是門面入口。建築代表著城市的樣貌,衣著則是你我獨特的形貌與態度。 身為住在老城區的臺南人,我從小到大讀的學校都在南門路的兩側。當我和夥伴家豪開始設計服裝後,才發覺時常帶給我們靈感的傳統元素其實都源自深刻的文化底蘊;如同古厝山牆下的鳥踏,…
文/周敏 全球中產消費力看漲,在不遠的 2020 年,亞太將取代歐美,光是中國與日本,將成為全球第一大及第四大消費主力。Fashion,歷經四個世紀的流轉,總算從金字塔頂層走下,擁抱 99% 的大眾。99% 的品味,將更專注於「日常」。 二○一六年,將會是時尚界前所未見破壞式創新的一年,為了重新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