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市場 【讀墨使用祕技:電書就要這麼讀!】你沒有不關注這份報告的理由 發表於 26 2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每逢年度之交,就有人期待著要看Readmoo讀墨的年度報告,因為閱讀報告除了會有讀墨全站讀者的閱讀概況之外,也可以回顧自己一整年的閱讀歷程。 當然,也有人沒什麼興趣看這個──自己的閱讀習慣平常就知道了,再說,閱讀報告每年都來一回,有什麼不同? 事實上,雖然每年都來一回,但還真的每年都不同。 完整文章
專訪 《生產隊友》就定位,幫助產婦相信自己,妳可以成為很好的母親——專訪萬美麗助產師 發表於 19 11 月, 2020 By 愛麗絲 萬美麗助產師與《生產隊友》作者潘妮.西姆金(Penny Simkin)合影 文/愛麗絲 「女人在整個產程其實是很孤單的,我想陪伴、幫助她們相信自己、成為母親,」萬美麗助產師畢業於德育護專,具備三十四年護理師年資,但長年在醫院工作的經驗,卻逐漸讓她感到偏離初衷,「在執業過程中,發現有很多待突破的瓶頸,太多醫療爭議、糾紛、抱怨,花掉大多數的時間,沒辦法和我『服務病人』的初衷有所連結。」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帶貓主子回家之前,你該準備好的三件事 發表於 13 1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露咖佩佩 文/露咖佩佩 養貓前的自我評估 我們都該用嚴謹的態度來面對養貓前的自我評估,因為我們即將擁有的不僅是毛茸茸的貓,還是一份珍貴的小生命……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現代看起來毫無效率的「慢療」,重視復原遠勝於對抗 發表於 9 6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維多莉亞.史薇特;譯/洪慧芳 我看著她左腳上髒污的石膏,從其餘的檢查可以清楚看到,上次住院的復原成果都已消失。 接著,康妮協助泰莉向左轉身,我看見了她背上的開放性傷口,顯然,縣立醫院的病歷描述還不夠恐怖。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在德國,會戴口罩走在路上的,通常只有一種人 發表於 23 8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郭書瑄 在德國會戴口罩走在路上的只有真正虛弱的重病患者,一般人只有發燒咳嗽的小感冒時不會這麼做。 我的娘家家人為了我和保羅先生的柏林婚禮,一家老小搭上飛機,千里迢迢抵達柏林。 我疼愛的小外甥和外甥女是頭一回體驗空中旅行,我一方面既開心能和家人團聚,另一方面又心疼小朋友歷經十多個小時長途飛行的疲累折騰。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健保是保險?還是社會福利? 發表於 6 8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劉宗瑀 「評鑑」這個尚方寶劍,斬妖除魔, 卻讓更多醫護人員被不合理刪除費用、放大回扣。 或許有人會說,這跟民眾沒有關係。但你可能忘了, 每個人都會用到醫療──每.一.個.人。 一開始的初衷都是善意的。 彷彿路邊發放的小包衛生紙那樣人畜無害,甚至像在邀約:「只是一個小遊戲。」讓你不好意思拒絕加入。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這個「國家」有一百零六個邦交國,但不確定算不算是一個國家? 發表於 8 7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臉譜 文/阿拉史泰爾.邦尼特;譯/呂奕欣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 馬爾他騎士團 The Sovereign Military Order of Malta 41° 54’ 19” N 12° 28’ 50.1” E 走在羅馬樹蔭濃密、時尚精品店林立的孔多蒂街(Via Condotti),會發現距離西班牙階梯(Spanish 完整文章
果子離群索書 【果子離群索書】真不敢相信,歷史上有那麼荒謬絕倫的醫療奇想! 發表於 19 1 月, 2017 By 果子離 Photo Credit: Pixabay 透過蘇上豪醫師的系列醫普文章,我們才知道,原來醫學界曾經有那麼多荒謬絕倫的醫療手法,那麼多荒誕不經的論點。但這些謬誤的看法,不是醫界的發明,而是有時代背景的,因此從暗黑醫療史,也可以窺看一個時代。 完整文章
果子離群索書 【果子離群索書】奇幻故事講的是現實世界,而那些死去的,都並未消亡──讀《鹿王》 發表於 1 12 月, 2016 By 果子離 Photo Credit: Pixabay 碰到大部頭的長篇小說,每每掙扎要不要讀下去,有的太厚了,一部抵人家三四本。有時候就抱著姑且一讀的心態,讀入迷了就順流而下,卡住了,就下次再說。而這種厚厚的小說,如果多線進行,人物情節繁多,若能鎖定最感興趣的一條主線與人物,便得到閱讀的趨動力,順暢前行,線頭再亂,人物再多,也不怕。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糖尿病的健康飲食,從改變澱粉的選擇開始 發表於 24 5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GraphicStock 文/歐陽英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國內民眾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營養過剩,肥胖問題日益嚴重,致使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相對提高。而且這個與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的文明病已經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患者的年齡有下降的趨勢。 中老年人罹患的糖尿病通常是第二型糖尿病〈非胰島素型〉,是胰島素阻抗和胰島素分泌缺陷所造成。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