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芳瑜 七零年代,我還是個著迷於電視歌仔戲和布袋戲的孩子,而彼時我母親總說:民間還有一種「南管戲」,源於閩南泉州,南管更為婉轉、優雅,小調曲音,但耐聽,越聽越好聽。歌仔戲則朗朗上口,雖是原生於台灣宜蘭,但是受到北管音樂影響,曲調高亢熱鬧,加上念白為台語白話,就彷彿戲劇界的流行歌曲,很快就席捲全台…
《鹽分地帶文學》雙月刊,自2005年創刊至今,已超過12年,是全國性的資深文學雜誌。去年9月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與遠景出版社合作,改版發行「新刊號」,透過多元的內容,結合時事脈動、新穎設計,賦予老刊物的新風貌,擴及青年閱讀市場,受到一致好評。 在《鹽分地帶文學》流通的12年期間,臺灣的文壇也因為政經環境…
文/閱樂書店 2014 年5月1日詩人周夢蝶以94 高齡辭世,5月13日是他出殯的日子,因此5月14日是世界上開始沒有周夢蝶的第一天。適逢周夢蝶逝世三週年,中華民國周夢蝶詩獎學會與目宿媒體、掃葉工房、閱樂書店等聯合舉辦「夢蝶 閱樂書店特展」,邀請藝碩文創擔任策展夥伴,周夢蝶義子曾進豐、掃葉工房主持人…
理想與商業的競爭與協商,是連串文化與資本競合的動態關係,蘊含經濟、社會、文化等意義論述。行動者依循其態度及面臨環境做出每個選擇,在光譜「最獨立」與「最主流」的兩極端之間不斷變換位置,獨立與流行間的界線亦因此消融,出現許多可能。我們希望從書、電影、音樂等不同產業面向,透過不同位置的實踐者,讓不同觀點與…
使用網路至今近廿年,從個人新聞台、部落格到臉書,從網路上讀到很多好文章,認識一些好作者。有些中途離席,消失於網海,有些持續寫作,佳作迭出。夏樹是最特別的一位。她以散文為主,或抒感情所蘊,或述生活所感,或記閱讀所得,或寄心志所向,每則貼文都是完整的篇章,從未貼過彼時流行的三行文,她總是認真而深情款款的…
文/葉佳怡 平路這次用二○一三年的八里雙屍命案做背景,重新演繹兩女──佳珍(對應現實中嫌犯)與洪太(對應現實受害夫妻之妻)──的故事,或許如同序言中陳芳明教授所說,此事件僅為一「酵母」,目的是探討人性中「情慾流動與權力干涉」,但畢竟也如邱貴芬序中所言,近期新聞與歷史不同,牽涉到眾聲喧嘩中屬於創作者的…
文/犁客 「當年我決定不再接觸刑事方面的法律,是因為我無法確定:善惡之間的那條界線,真的可以那麼清楚嗎?」黃國昌說,「讀《黑水》的時候,讓我重新接續了大學時候的這個思考。」 平路取材自真實的社會案件、費時兩年撰寫、紙本版及電子版同時推出的新小說《黑水》,在 2015 年 12 月 10 日舉辦新書發…
文/陳芳明(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平路擅長寫新聞小說,往往在尋常的報導中,可以讀出豐富的訊息。她的新作《黑水》,再次展現她擅長的後設技巧,把轟動社會的媽媽嘴咖啡店的兇殺案,演繹鋪陳出來。小說不盡然都是在寫新聞事件,那只是故事的一個酵母而已。平路所要顯現的是,許多看不見的情慾流動與權力干涉,總是以糾纏形…
時間:2015 年 10 月 3 日(六)14:30-16:00 地點:誠品松菸店三樓Forum(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 主講人:陳芳明(書系主編)、李明璁(作家)、阿潑(作家)、楊婕(作家)、劉思坊(作家) 參加方式:自由入場 活動網頁:點我進入 「Essay時代」散文書系發表會 當前台灣社會…
在戒嚴時期,在報禁尚未解除,各報只許出刊三大張的時代,新聞大同小異,只能在副刊上爭奇鬥艷,那時候沒有網路,副刊很多人看,每年兩大報文學獎揭曉都是文壇大事,強度僅次於諾貝爾文學獎結果披露。每一年我都仰望得獎者的照片、簡歷,拜讀作品,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要算是「第二屆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獎第一名,黃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