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麥可.里德、傑克.康寧漢;譯/李達義 要精確地指出吉卜力工作室的起點並不容易。然而,從劇情長片的角度來看,倒是有一個不容錯過的起始點。雖然 1984 年的《風之谷》不是由吉卜力掛名製作,但它的概念、製作水準和日漸而來的成功,都直接促成了工作室在隔年成立。從後來的發展來看,這部片在日本和國際的名譽…
文/李政亮 宮崎駿在東映七年最大的收穫有二,一是結識一九三五年出生、大他六歲的前輩高畑勳。高畑勳的綽號是阿朴,因為他總是最晚來上班,然後趕緊大口大口(パクパク音似帕朴帕朴)地吃麵包而有此稱。「一九六三年,阿朴二十八歲,我二十二歲,我們在那時認識。第一次跟他說話的情景我到現在都還記得。那是黃昏的巴士站…
無論是談大時代家族史的起落,還是世局變化裡的恩怨,無論是因為閱讀而越走越深的遺忘書之墓,還是霸氣總裁版的惡龍就是要你會(會什麼?),這些最近被很多人讀很久的書內容各有其好看之處,而大家共有的特點就是: 粉.厚.重。 字多就會厚,厚了就會重;這些字多的書好好看,但拿著讀實在有點累,揣在包裡帶出去就更累…
文╱廖偉棠 在日本,「絕唱」不一定是天鵝瀕死之歌,也有技藝高超至絕境的演出之意。高畑勳老爺子的《輝夜姬物語》當得上後者的意義,以這一幀幀飽含了熱血顫抖的手繪膠片,以這技藝背後一個藝匠對藝術的誠意、一個人對塵世的眷戀。但也可以說這是吉卜力工作室的手繪動畫之絕唱,在急功近利的 CG 動畫全面統治時代,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