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金的中文版新作《後來》(Later),是一則乍看之下,會讓人想到經典恐怖片《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的故事,除了主角同樣是一名擁有陰陽眼的男孩以外,就連他的成長環境也一樣是單親家庭,為這本小說因此帶來了明確的成長氣息。 不過,與其說是《後來》受到《靈異第六感》影響,倒不…
有些電影從小說改編(近年來這種情況越來越多,很讚),看到片名自然就會想到小說的名字,這很直覺;但有些電影和小說沒什麼關係,就還是有人會聯想到小說的名字,或者聯想到的還不是小說──好歹「電影」和「小說」都屬於「描述故事」的形式──而是散文,甚至社會科學之類的非虛構書籍書名。 這種人要嘛書讀太多,要嘛是…
只要你是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書迷,應該就對《如果它流血》(If It Bleeds)這種收錄四則中篇小說的中篇集形式並不陌生。 打從1982年推出的《四季》(Different Seasons)開始,金便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推出這種「四篇集」。包括在台灣拆成兩冊的《午夜2點》與《午夜…
玩過桌遊的人應該都知道,有些桌遊僅有單純的規則及目的,並沒有什麼世界觀存在。至於有些桌遊,則會為玩家提供一個世界觀的架構,縱使沒有什麼明確故事,卻也藉由奇幻、科幻、推理等各式各樣的設定,讓人更容易沉浸於遊戲世界中。 當然,也有那種十分重視故事性的桌遊。有的會提供各式各樣的事件卡,讓玩家在每次遊玩時,…
閱讀總是為人帶來獨一無二的體驗,熱血如是,興奮如是,恐懼亦如是。是否曾有一本書讓你讀時毛骨悚然、背脊發涼、心生畏懼卻又精彩得難以忘懷?要說恐怖,每個人對恐怖的定義都不甚相同,若恐怖之中有甚麼是令人又愛又恨的且極其相近的,那便不得不談日本恐怖大師伊藤潤二的作品,《富江》與〈三酸甘油酯〉⋯⋯ 外表就是你…
文/黑色酒吧 想來會翻閱本書,來一篇驚悚怪談配飯的讀者,對於史蒂芬金(Stephen King)這個名字肯定不陌生。這位被稱作「恐怖大師」(King of Horror),今年高齡七十三歲的美國驚悚小說作家,至今已出版六十一部小說、六部非虛構作品和無數短篇故事,作品狂銷超過三百五十萬本,許多都被改編…
編譯/Waiting 在大多數情況下,作家通常樂見自己的著作被改編為影劇作品。畢竟,除了版權費確實也是一筆收入之外,這麼做同時也是一種有效推廣原著,甚至是建立作者知名度的方式。像是史蒂芬.金(Stephen King)便曾在提及《魔女嘉莉》(Carrie)電影版時表示:「電影使書成名,書則使我成名。…
關於《鬼店》原著小說與改編電影那些「一則故事,各自表述」的相關事件,相信只要是史蒂芬.金的書迷,或是有關注電影相關媒體的讀者,應該都因為《安眠醫生》的上映,於最近看了不少相關主題的文章才是。 還記得我剛得知《安眠醫生》將要改拍為電影的消息時,對本片可能會獲得的評價其實不太看好,而之所以會有這個想法,…
編譯/白之恆 2013年,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出版了《鬼店》(The Shining)的續集《安眠醫生》(Doctor Sleep),與《鬼店》相隔三十五年,這部小說在1980被大導演庫伯力克(Stanley Kubrick)搬上大銀幕,拍成同名電影。2018年初,《安眠醫生》電影…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本文涉及《一級玩家》電影及小說情節,請自行斟酌是否閱讀 《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原著小說中譯本上市前,俺因受邀推薦,先讀過稿子,覺得十分有趣。恩斯特.克萊恩(Ernest Cline)創作的這部小說,架構並不複雜,但充滿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