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縮模型寫故事的人──專訪微縮模型冠軍鄭鴻展(Hank Cheng)

文/犁客 「你可能記得今年4月那個關於垃圾場景的玩笑,」鄭鴻展笑道,「其實微縮模型最早吸引我的原因之一,就是可以騙人。」 把鄭鴻展的英文名字填入搜尋引擎,很容易找到他的臉書粉絲專頁「Hank Cheng Model & Diorama」,然後會在裡頭發現一些自己曾經在其他網站或論壇當中見過…

要理解那隻能自己行動的摺紙老虎代表什麼意義,你得學會將它開展、直視內裡

文/臥斧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幾年前有回某文壇前輩同俺閒談之際提到「小說拿掉故事之後,還剩什麼?」──會提到這事,大抵是因聊到關於「文學」的看法,前輩的說法,大概的意思是以小說這種文學形式而言,當中屬於文學的藝術成分,來自「故事」之外的種種,某方面看自然與故事本身相關,但某方面看也…

《一級玩家》小說塞滿典故的特殊企圖,以及電影改編的重大失誤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本文涉及《一級玩家》電影及小說情節,請自行斟酌是否閱讀 《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原著小說中譯本上市前,俺因受邀推薦,先讀過稿子,覺得十分有趣。恩斯特.克萊恩(Ernest Cline)創作的這部小說,架構並不複雜,但充滿許多…

【讀者舉手】短篇技藝的精湛展現!關於乙一的《箱庭圖書館》

文/阿里虎原載於「分享書」,經作者同意轉載 闔上這本書,實在是很滿足,又有點說不出的複雜感覺。不是對這本《箱庭圖書館》,而是對乙一本人。 坦白說,在沒看到最後的後記之前,我覺得這本短篇是我所看過,質量最高的乙一短篇。不但每一篇故事都有獨特的設定與主題,寫作的技法也越臻爐火純青。 但是,後記說明:這六…

詩人是走上踏查路途的第一人,發現了意識,發明了圖騰

文/林婉瑜 那是一個大風吹遊戲:「大風吹,吹喜歡電影的人。」很多人站起來了,空出了很多的位置。「大風吹,吹喜歡寫作的人。」少數人站起來了,空出少數的位置,「大風吹,吹詩人。」極少數的人站起來,我因為想著詩是什麼詩人是什麼而忘了座位的事。 「大風吹,吹世界上所有的詩。」詩句們紛紛離開紙上的舊位置,或走…

故事的力量───感覺能夠改變事實,事實時常輸給情感

文/安奈特.西蒙斯 我們常常把好作品和高標準之間畫等號。如果你正在製作一台機器、設計一個系統等,那麼這種想法是對的。但是,說故事(或是設計符合用戶體驗的事物)都需要經過許多失敗才能設計出讓聽者(或使用者)感到舒適、一眼就愛上的作品。 在主觀世界中,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加入一些幻想。實際上,我們聽到和…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各自有趣,彼此對應──談《夜行動物》的小說與電影

不管是觀賞湯姆.福特執導的《夜行動物》,或是閱讀由奧斯丁.萊特所寫的原著小說,全都讓人十分享受,如果可以兩者都看,觀察其中的異同之處,則肯定是件更加有趣的事。 無論小說或電影,兩個《夜行動物》的故事主線其實不算差異太大,均以雙線手法同時並進,描述蘇珊收到前夫愛德華撰寫的小說書稿,隨著閱讀過程開始回憶…

【康文炳的編輯檯上,和檯下】從深度報導從懶人包──有關「新聞視覺圖表」的十點備忘

1. 不是新鮮事。 資訊圖表(infographic)不是新東西,它已存在兩百年以上;視覺資訊圖表廣泛地運用在新聞報導,也有幾十年的歷史了。新鮮的是,一百五十年前的南丁格爾竟然也是圖表報導高手。(對!就是那位護士小姐!) 2. 不是文青的功勞。 近年來,新聞視覺圖表在歐美媒體再度火熱,主要源於公共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