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E書】千萬不要因為自己以為不會,就白白讓騙子有騙你的機會

文/犁客 開始「討厭數學」大多是中學之後的事──小學的加減乘除對多數人而言還算可以應付,就算成績不見得多好,但還不到看不懂題目、完全不知如何面對的程度;這時候如果看不懂題目解錯答案,搞不好不是「數學不會」的問題而是文字理解能力不好(或者出題老師文字表達能力不好)的問題──是國中開始加進代數、幾何,以…

從大數據看成功的五大定律

文/林榮崧 天下文化編輯顧問 大多數「成功」書籍的作者,都只是試著要激勵人心,又或是用各種小故事做為佐證。事實上,在這個大數據時代,每個成功的案例一定會留下資料數據的真實軌跡。只要你有足夠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就不難從這些軌跡裡,發掘出成功人士邁向成功的共通路徑。 美國著名的網路科學教授巴拉巴西,他領導…

【一週E書】「用這招可以嗎」殺人事件!?

文/犁客 一看這本書的書名,你就知道它是個什麼樣子的故事。因為在某種類型小說當中,這個形式的書名相當常見,幾乎是個像公式一樣的東西;而因為這個命名公式一向是由故事裡的幾個元素結合起來的,所以你光從書名就可以確定這個故事當中至少會有哪些情節。 這個命名公式,就是推理小說當中的「◯◯◯殺人事件」。 推理…

上班族使用的計算九成以上都是小學數學的程度?

文/李國偉(作者為本書譯者,曾任中研院數學所所長) 小學數學為什麼重要?因為它最有用。「用」的意義有多種層次,暫且不討論數學可用來訓練邏輯推理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檢視一下職場上是如何有用。 2016年美國東北大學社會學教授韓德爾發表論文〈人們上班時做什麼?〉。調查顯示幾乎所有人在工作中都需要用一些基…

我們不樂見衝突,衝突只能發生在小說裡

文/哥德夏 就像電影畫面上戴著曲棍球面具的瘋子拿電鋸將人分屍;《哈姆雷特》中殺人、自殺、兄弟相殘與亂倫通姦的情節;希臘作家索福克勒斯筆下的……悲劇、電視劇或者聖經裡的各種暴力、家庭內鬥與釀禍的性關係……這些講述失去與死亡的詩,都能帶給讀者莫大喜悅。 ──平斯基《傷心手冊:失戀與悲傷的101首詩》 從…

故事的力量───感覺能夠改變事實,事實時常輸給情感

文/安奈特.西蒙斯 我們常常把好作品和高標準之間畫等號。如果你正在製作一台機器、設計一個系統等,那麼這種想法是對的。但是,說故事(或是設計符合用戶體驗的事物)都需要經過許多失敗才能設計出讓聽者(或使用者)感到舒適、一眼就愛上的作品。 在主觀世界中,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加入一些幻想。實際上,我們聽到和…

【老貓出版偵查課】行銷只要做好一件事:訊息傳遞

我經常碰到業界的行銷企畫,做書都是套公式,問他某本書要怎樣做行銷,他就把所有能做的事情一項一項列出來,媒體、社群、通路、贈品、包裝、活動、抽獎、折扣、獨家、簽名、預購、推薦、腰帶、海報、轉載、專訪、徵文、講座、書友會——全部都做。 全部都做就等於全部都做不好,等因奉此毫無力量可言。 我特別覺得疑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