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俊儒 二○一八年九月,燕子颱風侵襲日本關西,當時關西國際機場因為受到颱風重創而關閉,許多國家的旅客因此受困機場,詎料意外引發假消息流竄,導致臺灣駐日代表處遭罵翻,並間接造成我國外交人員的生命折損。這一事件引發國內外社會的震驚,也真正讓大家注意到偽新聞的嚴重性。 颱風新聞的亂象,已經是過往科學新…
文/柯鈺晨 後疫情時代來臨,各國紛紛放寬防疫政策、開放邊境,準備抓住疫情解封後的經濟商機。然而,因為這一場從未經歷過的大疫情,改變了大多數人的生活型態,疫情期間減緩人際之間的往來,也讓許多實體店面的營業遭受到了不少衝擊。面對即將解封的經濟浪潮,作者透過《察覺力》一書,分享自身在餐飲業的服務觀察與督導…
文/冀劍制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教授 有一句諺語,叫做「一樣米養百樣人。」這句話可以解讀成,即使一樣的成長環境,還是會養出各種不同類型的人,這是天性差異所導致的結果。然而,這句話容易讓人輕忽後天環境的影響力。不同的人,尤其某些極端性格,有更大的可能性,是受到不同成長環境的影響而形成。「不同米,…
文/文薇 這不是我會喜歡的小說,至少一開始是這樣。 事實上作者Sally Rooney所著的兩本暢銷小說《正常人》和《聊天紀錄》,本來應該不會成為我的閱讀清單。 但是,就如同作者的文字魅力一樣,在諸多平凡無奇的細節描繪中,一點一點滋長著關係的藤蔓。而我就這樣不知不覺捲入了盤根錯節的藤蔓中無法自拔。 …
遇到官大學問大,可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高官,人們愛用「腦袋裡裝漿糊」來形容;然而,面對紛亂的政局和社會,腦袋裡裝漿糊的人何其多?我們感到無力和不知所措,彷彿自己腦袋裡也裝了漿糊。 過去世代鴻溝是用廿、卅年在算的,現在大概快到兩三年就能有鴻溝了吧?現在的世界變化實在太快了,兩年一次的大選就讓政黨版圖…
文/哈拉瑞 我們完全無從得知,2050年的就業市場會是什麼樣子。一般同意,機器學習和機器人將會改變幾乎所有工作,從製作優格到教導瑜伽都無法倖免。但談到這項改變的本質及急迫性,各家觀點也就眾說紛紜。有些人認為,只要十年到二十年,就會有幾十億人成為經濟上多餘的存在。但也有人認為,長遠看來,自動化的影響也…
文/台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管中祥 「人工智慧」在圍棋大賽中幹掉歐洲最強職業選手,早就不是新聞,過去認為不可能事,最近幾年卻一一發生,「人工智慧」不只是在對弈中技高一籌,就連辯論場上的言詞爭鋒也打敗人類。 參加這場世紀辯論的是IBM Research推出的AI系統Project Debate…
文/紀坪 颱風不但可能造成人們外出或工作的不便,有時候還可能侵襲到供電供水設備,導致停水停電。對於已經習慣文明生活的我們而言,沒有電就沒有電燈、沒有電扇、沒有電視、沒有電腦,連要滑個手機,都要擔心沒地方充電,民眾因此怨聲載道。 某次強颱來襲,造成大停電,一位中南部的村長家裡電話因此響個不停,村民無電…
文/紀坪 醫生的科別眾多,然而牙醫應該幾乎每個人都看過,因為就算牙齒再天生麗質,後天保養得再好,也免不了需定期清洗及檢查牙齒的健康狀況,但對不少人而言,看牙醫真的很可怕。 一次我到一家牙醫朋友開的診所看診時,半開玩笑的說:「看牙時,我們就像是俎上肉任你宰割,坐在受刑椅上,還要看著照下來的聖光,你有沒…
文/彭明輝 第一次閱讀期刊論文的人,往往會發現它們長得像天書,全部都是看不懂的術語,每一段都很難懂,甚至完全不知所云。和過去閱讀大學部教科書的經驗差異太大,很多成績優異的學生甚至會懷疑:到底是作者寫作能力太差,還是自己的理解能力真的有問題。 我曾指導過一個研究生,高中是名校數理資優班,大學是清大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