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是在台灣旅行,有的人只覺得景物熟到無趣,有的人會察覺背後隱藏的神祕;一樣是看到宮廟儀式,有人只覺得又吵又鬧,有的人會想出奇幻故事──不,有的人甚至能從降乩裡頭想出科幻故事。 這正是瀟湘神作品特異之處。他寫的故事大致上都從台灣人熟悉的某個時期或某個地點出發,但就是會長出沒人想過的情節,而這些情節發…
文/愛麗絲 「學 Popping 是因為⋯⋯看起來很帥啊!」石知田高中開始跳街舞,曾組團參賽奪冠,笑稱自己選擇舞風理由極其單純,「不跳 Breaking 是怕受傷,不跳 Locking 是因為我筋骨實在太硬了,喜歡 Hip Hop 是因為看起來很自由,練 House 則是想精進步伐。」有時因舞步迷人…
有人說《科學怪人》是第一本科幻小說,也有人說《格列佛遊記》是第一本科幻小說──《科學怪人》一看書名就又科(科學嘛)又幻(怪人嘛),這很好理解,但《格列佛遊記》到底哪裡科幻了?它不就是格列佛到小人國去拉軍艦之類的冒險故事嗎?它是兒童文學、或者感覺像是奇幻,再怎麼講也不會是「科幻」吧? 不過,稍加解釋,…
潛入敵國是間諜任務,和殺手、讀心小鬼(還有能預知未來的大狗)組成拼裝家庭倒有點像家家酒遊戲;移民的距離不用從東方到西方那麼遙遠也會遭遇巨大的文化衝擊與階級困境,而時間橫跨百年仍有許多東西根深蒂固地盤踞人心沒什麼改變;我們想像中的北歐福利國家仍可能充滿隱性歧見,而未來的科幻元素與古老的傳奇故事其實可以…
文/犁客 「他就很像班上那種成績超好的同學;哈佛畢業、修了文學法學,也修資訊,當工程師之後又唸法學研究所、考上律師,還生了兩個小孩!」譚光磊說,「而且他的小說產量很可怕,現在可能已經發表超過一百三十篇,有段時間到處都看得到他的作品。」 譚光磊口中的「他」是劉宇昆──在中國出生,幼時移居美國,2011…
文/黃淑芳 ※原刊於【中央社】,經同意節錄轉載,原文連結請見文末 ※ 若用武俠小說的辭彙描述,劉宇昆(Ken Liu)是個罕見的奇才。他在中國甘肅出生,11歲隨父母移居美國,在哈佛大學一口氣修習文學、法律、資訊工程;畢業後先是在新創公司當工程師寫程式,然後做了律師,主攻專利與企業法務,利用每天搭火車…
文/犁客 一個人要如何真確、完整地感受另一個人的感受? 很難的。某甲遇上某個狀況(例如被人甩了)、觸發某種感受(嗚嗚嗚),完全是某甲個人的事,某乙很難完全「感同身受」,就算某乙就在現場目睹某甲被甩也一樣(搞不好某乙就是甩掉某甲那人,心裡樂得很)。 撇開某乙就在現場的情況(反正某乙在現場也不會比較有用…
作者是台灣人,使用華文,寫出來的文學作品是台灣文學。這很直覺,沒什麼問題。 如果作者是台灣人,使用英文,寫與台灣相關的文學作品,算是台灣文學嗎?如果作者是台灣人,使用英文,寫的作品與台灣無關,算是台灣文學嗎?如果作者是台灣人,使用華文或者台文,寫發生在其他國家的故事,算是台灣文學嗎?如果作者不是台灣…
編譯/愛麗絲 我懷著美好的願望,期待三體人的到來,可以幫我們創造一個全新的人類文明。——《三體》 華人第一位雨果獎得主劉慈欣的作品《三體》(The Three-Body Problem)改編電影,預計將於今年重啟拍攝,並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導演田曉鵬執導,並由他創立的十月文化製作。 2015年,…
我們習慣把某些專業視為日常的一部分,例如烹飪做菜,就算是米其林主廚的手藝,我們都會覺得並不遙遠(只是吃不起);但我們也習慣把某些專業切割到日常之外,例如科學。但事實上,科學研究的起點就是日常裡的各種好奇,科學家關心的,和大家差不了太多──有沒有阿飄?科幻片那些東西做得出來嗎?今天晚飯到底要吃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