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從《鬼店》開始的角色詮釋權大戰,如何透過《安眠醫生》世紀大和解? 發表於 28 11 月, 2019 By Waiting Photo Credit: 華納兄弟 關於《鬼店》原著小說與改編電影那些「一則故事,各自表述」的相關事件,相信只要是史蒂芬.金的書迷,或是有關注電影相關媒體的讀者,應該都因為《安眠醫生》的上映,於最近看了不少相關主題的文章才是。 完整文章
閱讀好好玩 樸實無華且枯燥?在小說裡,圖書館員可未必只有那種刻板形象 發表於 7 11 月, 2019 By Waiting Photo Credit: Unsplash 編譯/Waiting 相信我們都曾有過上圖書館的經驗。對喜好閱讀的人來說,說不定還考慮過要當個圖書館員,幻想著一面讀書,一面坐在櫃檯後方幫民眾處理借書事宜,以及推著書車穿梭在一面面書牆之間的生活景象。 但就如同這世上的所有職業一樣,在沒有實際接觸過的情況下,只是仰賴幻想,總不免會與現實有著極大差距。不過,先別讓我們把問題看得如此嚴肅。2015年創立的文學網站LITERARY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小心那些不經意的遺忘,不要把變老當作成長 發表於 24 10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IMDb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多年前讀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牠》(it)時,俺整夜沒睡、一口氣讀完。 完整文章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為了忠於原著,所以更要改編?──談《牠:第二章》 發表於 6 9 月, 2019 By Waiting Photo Credit: IMDb 在2017年的電影《牠》中,編導改變了原著在1958年與1985之間的交叉敘事手法,將小說中童年故事線的部份給獨立拍為電影,使得《牠:第二章》得要面臨一個與首集不同的挑戰──也就是如何將原著中其實篇幅較短的成人故事線,給獨立撐出足夠的情感厚度。 完整文章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故事很重要,說故事的方式也是──《牠》的小說、電視與電影 發表於 3 9 月, 2019 By Waiting Photo Credit: IMDb 2017年的電影《牠》,在無數自小說改編為電影的作品中,顯得較為少見。基本上,這部片除了得因應片長需求,不免對原著內容有所刪減改動之外,就整體精神而言,可算是一部相當忠於原著的作品。但特別的地方在於,本片其實只改編了原著約莫一半左右的內容──同時還並非前半或後半,而是採取跳著的方式,類似只拍了書中的單數章節,將雙數章節跳過不理那樣。 會有這樣的情況,其實與《牠》原著採用的敘事方式有關。 完整文章
排行榜 【讀墨閱讀榜:這本大家讀最久!】Vol. 18:小說越厚越好賣⋯⋯嗎? 發表於 23 8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曾經有一段時間,厚如磚頭的翻譯小說深受國內讀者喜愛,當時「小說越厚越好賣」幾乎像是真理,雖然事實上這只是禁不起考驗的都市傳說。奇妙的是,這狀況還不只在台灣發生過,在日本也發生過,東野圭吾還寫過一個短篇諷刺這事,說作家和編輯為了讓書變厚,不但在情節行進中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資料撐字數,還用了誇張的裝幀方式。 完整文章
閱讀好好玩 從2本到超過2,000,000本──那些經典著作第一年到底賣幾本? 發表於 16 7 月, 2019 By Waiting Photo Credit: Pixabay 編譯/Waiting 1845年的秋天,勃朗特家中排行第三個孩子的夏綠蒂,無意間發現了老五艾蜜莉的兩本筆記本,裡頭有著她一段時間以來寫下的詩作。在閱讀過後,夏綠蒂堅持這些作品相當優秀,應該要公開發表才對。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即使書名是《局外人》,但真正能引發共鳴的,始終都是如同你我一般的「局內人」們⋯⋯ 發表於 10 7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劉韋廷 自二○一四年《賓士先生》開始的「霍吉斯三部曲」,可說是史蒂芬.金創作生涯中較為特殊的著作。在這個系列裡,過往以恐怖小說聞名的金,不僅首度挑戰他個人十分喜愛的冷硬派偵探小說,到了二○一六年最終作的《我們還沒玩完》時,更回頭將他擅長的超自然元素融入其中,使這兩種看似水火不容的風格就此合而為一,讓人既能當成偵探追兇的推理小說來讀,也可視為具有超自然元素的恐怖驚悚小說來看。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一週E書】像一部讓人目不轉睛的精采驚悚片 發表於 5 7 月, 2019 By 犁客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犁客 「把一群人放進一個獨立空間」是個設計故事時常用的基本設定。這設定之所以「基本」,在於它很好想像、所有讀者也都很熟悉──你搭公車和捷運的十來分鐘、逛大賣場補充零食和啤酒的半個鐘頭、進戲院看電影的兩個小時,感覺上都接近這樣的設定,或者有個更直接、時間持續更長的例子,就是你在學校裡讀書的那幾年。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這個故事,讓史蒂芬.金冒出一身美好的冷汗 發表於 9 4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初讀《其實你不懂我》(You Will Know Me)的時候,俺不大明白這個故事「懸疑」在哪裡,也搞不懂為啥史蒂芬.金(Stephen King)會在他的推特上吶喊,「這本小說實在太了不起,讓我冒出一身美好的冷汗。」(What an excellent novel. Gave me the creeps in the best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