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話說最近文壇的核心組朋友在討論「能不能無償寫作」,本魯一介邊緣人,竟也意外被捲入漩渦,不慎被小牙籤戳了一下(這話怎麼有點耳熟?貌似我大宇宙司令韓總也說過)。這事起因約莫是某些網站的專欄,將作家區分等級:簽約特稿作家有錢領,而無名小咖的投稿就被當成讀者投書而淪為無償寫作。 先說我覺得無論實體刊物…
上星期我有機會跑去台北國際書展,發表自己的新書《來亂》,除了趁機作亂一發,也在發表會和聽眾分享了古代的新書發表會實況(最好古代也有新書發表會啦)。 說真的,漢代以前的竹簡時代,書要大量複製非常困難耗時,但相對於現在賣不掉的書在倉儲佔庫存,或被銷毀打成紙漿,在竹簡時代焚書毀書卻相對容易。大家都知道秦始…
【島讀X圓神】共同策劃「天上人間大亂鬥」系列講座第二彈,邀請《崩壞國文》作者謝金魚和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祁立峰對談!台北細雨綿綿,閱樂書店座無虛席,兩人話題無所不包,從唐代魯蛇聊到元白CP,兼論唐代女人的逼哀! 失敗了怎麼辦?想想司馬遷獲得安慰 《崩壞國文》書名全文是「崩壞國…
誰說「人不可貌相」?所謂人不可貌相,是指不要以浮淺的刻板印象取人,例如以高矮胖瘦等身材論定一個人的能力,以彬彬有禮或粗獷率性推想對方的人品。司馬遷《史記》引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這句話,說他看過張良畫像之後才知道,想像中張良魁梧奇偉,沒想到竟然外貌像個女子,若憑外形論斷,就會看走眼。 但在會看面…
文/張文薰(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相較於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川端康成、太宰治等日本近現代文學作家,中島敦對於台灣讀者來說可能是比較生疏的。但他筆下的人物:孔子與子路、悟淨、悟空、悟能、司馬遷與蘇武等,卻又是耳熟能詳的存在。不只這些中華思想文化經典的人名,中島敦也寫過《金銀島》的作者史蒂文…
文/譚健鍬 據古代文獻記載,中國歷代帝王的長相多半要不其貌甚偉,就是奇異不群,比方「皇帝」的始作俑者──秦始皇嬴政,到底是英武瀟灑,還是身形猥瑣?
文/犢玫瑰 沒聽過日本作家中島敦?即使是在日本文學界,他也是較冷門的一位作家,而這也與他多舛而又短暫的創作人生有關。中島敦是位高中老師,投稿多次未果,體弱多病的他決定轉往帛琉養病,原來覺得這次出門可能難以再返,便孤注一擲經友人代為投稿,沒想到這次《古譚》雜誌竟刊出了他兩篇文章(即〈山月記〉和〈文字禍…
文/犁客 「戰時的作家最讓我感興趣的一件事情是:他們用哪種創作來回應世界?」張文薰如此說明,「如果他們寫了向體制獻媚的文字,會是真心的還是虛與委蛇?如果他們不寫某些作品,又代表他們是怎麼看待那個時局?」 在臺大台灣文學研究所任教的張文薰,中學時期開始對閱讀產生興趣,「意識到自己喜歡閱讀,應該是讀朱天…
文/張建智 關於「獄神廟」三個字,對於中國漫長悠久的歷史,還得從監獄、刑典、解字、中國戲劇故事,等等談起。因為,它是特殊神廟,離不開扯不斷這方面的歷史記錄。 中國歷史上建立第一個王朝,約在西元前二千二百年左右。夏王朝之崛起,原只是一個部落聯盟的名字,後這個部落聯盟由夏後氏、有扈氏等十二個姬姓的氏族部…
最近有兩個熱門話題,一個是有學者提倡讀古文可以拯救道德淪喪的台灣,另一個也和道德有關,那就是網路霸凌讓一名年輕楊姓女模輕生,社會針對網路霸凌一片熱議。 那我在這裡兩個話題一次滿足吧!我想說的是,古文教育不能廢,但我們也不能用讀古文變得更有倫理道德。 我從小算是個校園霸凌的受害者。呃,什麼叫作「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