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蝶的舊書攤遇到明星咖啡館,二十多年相安相守

文/徐明瀚 在重慶南路書街上,書店開開關關,即使是老字號書店,歇業的在所多有,更不用說是流動的書報攤了。但在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八○年間,就是有這麼一個舊書攤,維持了長達二十一年的時光,在熙來人往的武昌街上,在明星咖啡館出口的騎樓下,總會看著書攤的主人周起述,與他那個三尺七寸見高、二尺五寸見寬的書架,架…

黑衣人問話、手抄禁書,《返校》是他們的真實日常

文/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他們或許是老臺北人,或許來自於宜蘭鄉下,也有中南部的農村孩子,但他們不約而同匯集在臺北都會,他們喜愛文藝,行走於非主流與時代流行之間,尋找自己的使命與認同,純粹的為自己的愛好而奉獻,他們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迎向文藝的新浪潮,也面對來自傳統的疑問與責難,從而影響、激勵了好幾個世代…

【評書青鳥】新古典主義的創新:余光中

側記/Mitty Wu 有感於冷戰年代的詩人們洛夫、余光中、周夢蝶、商禽等人相繼去世,一個美好的時代似乎就要過去,當下也是一個回首與前瞻的時刻。 台灣現代詩從前衛到成熟,誠如楊牧所說,五四以來,詩人雖然接受白話文爲媒介,但許多一流的新詩人不但接納傳統文言的句法和韻味,甚至還能自然地轉化傳統文言的修辭…

【評書青鳥】詩魔洛夫的秘密武器

側記/Mitty Wu 有感於冷戰年代的詩人們洛夫、余光中、周夢蝶、商禽等人相繼去世,一個美好的時代似乎就要過去,當下也是一個回首與前瞻的時刻。 台灣現代詩從前衛到成熟,誠如楊牧所說,五四以來,詩人雖然接受白話文爲媒介,但許多一流的新詩人不但接納傳統文言的句法和韻味,甚至還能自然地轉化傳統文言的修辭…

喝到最後,你會看到萬物的真相──文學家和酒吧

編譯/暮琳 王爾德這麼形容苦艾酒:「喝下一杯,世界變成你夢想中的樣子。第二杯下肚,事物盡失全貌。最後,你將能看清萬物的真相,而這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 人們總想像作家的髮膚之下流的不是血,而是幽深濃稠的墨,然而更多時候,諸墨客真正的信仰不是墨水,而是酒精。藝術家依賴酒精將痛苦與乏味拔除,進而藉由酒創…

【評書青鳥】生活不只有一種套路:高耀威與正興幫的超展開人生

文/黃鈞浩 「跳脫世俗框架後才發現,生活不是只有一種套路。」這是高耀威新書《不正常人生超展開》的宣傳文案。三十餘歲,他放棄首都高薪工作,帶著自創服飾品牌落腳台南,引領一群街坊鄉親,展開場場驚奇歷險,嘗試種種熱血實驗。 辦「視野最窄」街區雜誌、自創「無用生活節」、為將拆遷的廢棄市場辦告別式。他和「正興…

閱樂書店「夢蝶特展」,周公詩迷共聚一堂

文/閱樂書店 2014 年5月1日詩人周夢蝶以94 高齡辭世,5月13日是他出殯的日子,因此5月14日是世界上開始沒有周夢蝶的第一天。適逢周夢蝶逝世三週年,中華民國周夢蝶詩獎學會與目宿媒體、掃葉工房、閱樂書店等聯合舉辦「夢蝶 閱樂書店特展」,邀請藝碩文創擔任策展夥伴,周夢蝶義子曾進豐、掃葉工房主持人…

作家與他們的咖啡和甜點 走過一甲子的咖啡館

對作家來說,寫作就好像母雞要找窩下蛋,明星就是我寫作的窩。我可以很安心的在那裡寫作。──黃春明 從合夥創立、獨資經營到災後重生,一家走過一甲子歲月的咖啡館,承載許多時光故事與重量。 一杯咖啡與一份甜點,是白俄羅斯股東們的辛酸與鄉愁,二、三樓的雅座,是文學作家們耙梳文稿的書桌或編輯台。 這裡具備濃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