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英裔美籍中國史學家史景遷在台灣有多種著作,最著名的除了《追尋現代中國》以外,還有《太平天國》、《毛澤東》、《天安門》等等,在其「理解近代中國,應從十七、十八世紀(明末)起」的主張之下,有最起始的博論《康熙與曹寅》,及其後的《大義覺迷》、《陶庵夢憶》等,都…
文/Yu Shin 前幾天讀完了《厭世女兒》,心中揪成一塊,好像被刺中了。是的是的,我自己心中未解的那塊又被刺穿了,那樣的痛苦與精準,非常驚人。厭世姬無論是作為圖文作家或是散文寫作者,那種專屬於她的精準嘲諷,不因體裁的限制而有差別,更甚至,沒有了圖片,顯現出她對於人性的精準洞察力。 母親之於女兒的關…
文/陳昱昊 龍山寺是先民移墾台灣的信仰中心,當時從唐山過海、離鄉背井而來的人們面對荒漫燠熱的島嶼時,最真切最凝聚的力量與祈願都聚集在此,他們相信神靈藉由信仰滯留人間、帶給他們庇護。 或坐或睡在寺與公園附近的人們衣衫舊而樸素,其實那些人好像是闖入的時空隧道的開墾移民,在都市水泥中已經再也沒有他們可以立…
文/犁客 「我們這一區是獨立出版和電子書,歡迎進來看看。」 「我不能接受電子書。」 這段短短的對話出現在 2015 年台北國際書展「讀字小酒館」展區外圍,斷然回絕的客人快步離去,沒有說明「不能接受電子書」的原因。 「讀字小酒館」展區由來自臺灣、香港及中國共計三十五個出版單位組成,有出版詩集的、有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