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謎題不等於推理小說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坊間有時會看到一些書名類似《五分鐘推理》之類的書,印象中也在過去的《推理》雜誌裡看過這類內容,大抵是則篇幅不長的敘事──例如某甲追蹤自己要殺害的女子到了海灘,女子穿著一件顯眼的大紅色泳衣,某甲自信不會看漏,預先埋伏等著下手,等到海灘人潮散去才發現根…

在銀河系邊緣的圖書館裡發現丈夫的骨頭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對讀者而言,小說由角色、情節與場景三者構成,故事就是角色在場景中因衝突而發生的情節。有時俺會在課堂或講座時提到,小說的篇幅越短,這三者當中,情節的比重就越大──這並非通則,提到這事的場合,談的大多是類型小說,尤其是創作者原來就打算寫個情節較複雜、或…

覺得好看、但不知為什麼好看──因為高明的寫作者不會直接寫出主題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本文涉及電影《刺激1995》情節,請自行斟酌閱讀 有機會分享小說創作或故事閱聽經驗的時候,俺大多會強讀故事的「主題」很重要;但老實說,俺也認為俺常常沒能讓每個聽眾都明白俺在講什麼。 除了俺的表達能力仍需加強之外,會出現聽眾不明白的情況,常有幾個原…

【一週E書】「用這招可以嗎」殺人事件!?

文/犁客 一看這本書的書名,你就知道它是個什麼樣子的故事。因為在某種類型小說當中,這個形式的書名相當常見,幾乎是個像公式一樣的東西;而因為這個命名公式一向是由故事裡的幾個元素結合起來的,所以你光從書名就可以確定這個故事當中至少會有哪些情節。 這個命名公式,就是推理小說當中的「◯◯◯殺人事件」。 推理…

愛情故事的主題不是愛情,超級英雄故事的主題不是超級英雄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本文涉及電影《黑暗騎士》情節,請自行斟酌閱讀 俺一向認為故事的「主題」相當要緊。 授課或講座談到小說創作時,組成故事的五個元素當中,「主題」常是講了之後聽眾可能不大明白的部分,就算舉了經典小說或影視作品為例,也不見得馬上可以理解──「前提」是故事開…

作家是怎麼設計角色的?

文/臥斧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有時被問到自己寫的故事裡某個角色是怎麼設計出來的,俺會不大確定該怎麼回答。 會被問到的大多是主角或重要配角,他/她們的出場時間長、戲份多,也比較容易因為面對不同衝突而讓讀者看到他們個性的不同面向;俺大多也在擬大綱之前就寫好這些角色的簡要設定,如此才好確…

用微縮模型寫故事的人──專訪微縮模型冠軍鄭鴻展(Hank Cheng)

文/犁客 「你可能記得今年4月那個關於垃圾場景的玩笑,」鄭鴻展笑道,「其實微縮模型最早吸引我的原因之一,就是可以騙人。」 把鄭鴻展的英文名字填入搜尋引擎,很容易找到他的臉書粉絲專頁「Hank Cheng Model & Diorama」,然後會在裡頭發現一些自己曾經在其他網站或論壇當中見過…

它的存在感很低,卻是一個好故事不可或缺的要角

文╱安琪拉.艾克曼、貝嘉.帕莉西 在你的人生中,曾經聞到過什麼味道,讓你立刻想起過往的某個瞬間嗎?我相信一定有,因為腦中的記憶神經受體,與辨識嗅覺的受體位置極為接近。這意味著嗅覺是各種感覺中,最容易讓讀者把自己的過往與情感相關記憶連結的感官。而且嗅覺也可以在意圖讓讀者深入故事內容之際,帶來最重要的「…

【康文炳的編輯檯上,和檯下】想把「人」寫活,先要能把「場景」寫好

一篇好的「人物特寫」,首先必然要能精準、細膩地捕捉人物深刻的「情感核心」,這是激盪讀者共鳴的靈魂。其次,一篇好的「人物特寫」也應該在這個「情感核心」的指引下,安排敘述線和取捨寫作要素,從而較全面地建構、強化、烘托這個核心。 一般而言,為了呈現人物的生動感與親近性,「人物特寫」的敘述線應該優先考量由「…

「我想寫出第一線打拼,真實和人民互動的警察」──專訪日本直木賞、日本推理大賞得主佐佐木讓

採訪/陳蕙慧;記錄、整理/栞 11月12日早晨,來台灣旅行的日本推理作家佐佐木讓受到青空文化邀請,在紀州庵文學森林接受資深出版人陳蕙慧的採訪。這是佐佐木讓第二次來到台灣,第一次是七年前,對於台灣很有好感。這次剛好一個較為龐大的工作結束,希望能到溫暖的地方走走,便又來了台灣。 佐佐木讓二十九歲時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