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不問問神奇海獅呢?——專訪2月店長神奇海獅

文/愛麗絲 「其實是因為我記錯海綿寶寶裡的那句話:『你為什麼不問問神奇海螺呢?』」談及「神奇海獅」的命名緣由,真實原因令人莞爾,但神奇海獅備妥的另一種官方說法,格外發人深省。 「很多長輩聽到我讀歷史系,都會問:『那你以後要幹嘛?』」這是台灣不少文組畢業生常碰上的窘境,但當神奇海獅至德國漢堡留學時,情…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生鮮時書!】鮪魚加里長伯一起邀你在桌上開書店!

聽起來像「生鮮時蔬」的「生鮮時書」,並不是個販售新鮮蔬果的網站;他們最近正在募資請大家一起支持聽起來像「獨立書店」的「讀曆書店」,但並不是要大家支持他們開一家書店──不管他們推出的這些聽起來像什麼但不是什麼,這群人都是真的很有事⋯⋯呃不,是很有想法很有趣啊! 這回「生鮮時書」的鮪魚(他們真的不是賣食…

【2018華文朗讀節】鴻鴻:重新詮釋經典文學的時代性

文/史比野塔 詩人鴻鴻的上一本詩集《暴民之歌》後記是這樣寫的:寫詩之於我,不是在創造什麼精緻的文化,而是在實踐「文化干擾」。事實上穿梭劇場、出版與策展的他,皆是貫徹此一信念而為之。比方這次替華文朗讀節所策劃的「詩歌之夜」,便是希望能重新詮釋六零年代的台灣經典文學作品,開啓與現代對話的可能。 跨時代的…

教育現場:十年目睹之公民教育怪現狀

文/徐仁斌 很多人不知道,益中其實是我十多年交情的好友,我跟他不但是就讀師大的學長學弟關係,更是當兵時預官班的同梯弟兄。 益中是教師界「不乖」的代表,和我有著極大反差,我們共同點是公民教師,而且一樣熱血。白天,我們各在不同的學校工作;晚上,他撰寫文章、參加社會運動,為了實踐更理想的社會而努力著;我則…

「我這種人,就怕人家對我好!」

文/李玟萱 跟強哥講話的時間一長,就不經意看到他需要深呼吸,八成是剛當街友時,因為愛管閒事帶來的後遺症。 那是民國九十七年,街友晚上還能睡進台北火車站地下停車場的好日子。有位六十餘歲的精神障礙女街友,一頭長髮糾結得比掃把還硬,不知道有多久沒好好梳洗。三名喝醉酒的街友想把髒兮兮的她趕出停車場,俠義心腸…

她不打算孤獨,最終卻在孤獨中滅頂──專訪王聰威談新作《生之靜物》

文/陳心怡 2003年大阪發生了震撼人心的「母子餓死」事件,年僅二十八歲的媽媽與三歲兒子被人發現時,已經死亡三個月。報導指出這位年輕母親是為逃離家暴夫因而攜子離家,在友人幫助下免費入住公寓,距離原來住處二十分鐘電車車程,丈夫知道她的住所,她也仍持續上班一段時間,死前還有未領回的薪資。 「太不可思議了…

柯P、龍應台、服貿與文明;中國財經作家吳曉波看這一代的臺北

文/吳曉波 明明/海闊天空/蔚藍的海洋/你心裡面/卻有一個不透明的地方。 ──方文山《琴傷》 二○一四年的最後一天,在臺北,去看陳昇的跨年音樂會,小小的好奇是,那個苦戀過他十多年、身為陸軍上將孫女的前緋聞女友會不會前來助興。在手機音樂庫裡還存著他們十二年前合唱的《為愛癡狂》:「想要問問你敢不敢,像你…

王丹的中國問題沙龍:三大變數影響中國未來發展,現在正是討論中國變化的最佳時刻

文、攝影/桓延 經過太陽花學運、香港占中,愈來愈多青年學生對中國問題萌生好奇──「為何一定要區分『中共』和『中國』?」、「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沒有成為民主推動者?」、「民主或許比個人生死重要,但當年成千上萬人的生死賭上民主,值得嗎?」、「台灣的『二二八』和中國的『六四』有什麼連結?」……一個個直指核…

【GENE思書軒】該如何在道德部落間建立對話、凝聚共識?

有許多公共議題的辯論,真的很叫人傷透腦筋,例如該廢死嗎?該開放移民嗎?該抽富人重稅作重分配嗎?同性戀婚姻該合法嗎?墮胎該合法嗎?該限制發展來保護環境嗎?鄉民的正義,在這些議題的討論中,常常是不缺席的。就算是理性的討論,正反方都能提出有理的論據,在教育中不太強調思辯的亞洲社會,尤其令人難以抉擇,所以乾…

【號外城市閱讀】這麼近那麼遠

文/相田彥一 攝影/Kei So 國際知名的香港作家也斯告別人間年餘,關於他的活動與著作,比他生前的參與的、出版的更多、更頻密,彷彿仍未話別。 台灣「香港週」在(2014年)10 月下旬開始,以多種藝術形式展出也斯詩作,又邀請文化人梁文道等人念詩,遙遠呼應記憶猶新的歷史,以及香港的雨傘運動。今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