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同一個故事,透過不同表現形式,會有不同講述方法,帶給閱聽者的感受也會出現差異。倘若看過同一個故事的小說與影視作品,最該注意的其實不是「是否符合原著」,而是創作者如何利用不同表現形式的優點講述故事。 所以,如果對一個從小說改編成影視作品的推理故事有興趣,那麼無論先看原著還是先看改編,該在意的…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父親》(The Father)這部電影的焦點很容易集中在飾演主角安東尼(Anthony)的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身上,霍普金斯在劇中的表現相當精采,也就準確地傳達出這個角色幾乎沒有明說的心碎狀態。 要說霍普金斯撐起整部…
文/臥斧原載於【Medium】,經原作者同意轉載 伊坂幸太郎對「謀殺」的看法一直耐人尋味。 雖然不是所有推理小說都在處理謀殺案件,但「某人被殺」的確是許多推理小說的故事起點。美國推理名家S. S. 范達因在「推理小說二十法則」裡曾經提過「推理小說絕對需要屍體,死狀越慘越好」,因為他認為除了謀殺案件之…
文/犁客 有的電影看起來只是小品、目標觀眾群好像也不多,但因為製作當中的某些關鍵緊緊地與目標觀眾群相互扣連,所以不但票房不差,向外擴延、拉入新觀眾的狀況也比想像中更好。 有的電影剛上映時沒能發出多大的聲量,但在下檔之後因為粉絲的熱愛,以錄影帶、DVD或其他形式流傳,所產生的口碑和造成的影響反倒比大力…
自從《死神的精確度》中,喜歡聽音樂、總在雨天出任務,有點少根筋的「死神」千葉,在大銀幕的形象與金城武完美重合時,也一併打開了伊坂幸太郎在台灣讀者之間的知名度。這位宮部美幸曾盛讚為「天才,將會改變日本文學面貌」的作家,踏入文壇以來,始終不斷挑戰自我,創作不輟。情節創新、角色討喜,幽默詼諧的文句中總能帶…
文/鍾尚恩,鍾尚樺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的居民,會在一年一度的世界閱讀日互贈書本與玫瑰;臺灣的六家獨立書店店長,也在今年的世界閱讀日準備了書單。他/她們為誰選了哪些書?為了什麼原因選那些書?倘若有另一個人看見他/她們的書單,認得出來這是誰選的嗎?以下就是他/她們選的書,以及某些拿到書單的人,對於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