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記錄 【推理跑讀事件簿】Case06:這樣殺還是那樣殺?文字、影音,一個故事的不同形式 發表於 21 2 月, 2022 By 犁客 文/犁客 同一個故事,透過不同表現形式,會有不同講述方法,帶給閱聽者的感受也會出現差異。倘若看過同一個故事的小說與影視作品,最該注意的其實不是「是否符合原著」,而是創作者如何利用不同表現形式的優點講述故事。 所以,如果對一個從小說改編成影視作品的推理故事有興趣,那麼無論先看原著還是先看改編,該在意的都不是爆不爆雷,而是這些使用不同表現形式的創作者們這樣殺,還是那樣殺?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用推理角度看電影──《父親》當中的推理元素 發表於 31 5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IMDb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父親》(The Father)這部電影的焦點很容易集中在飾演主角安東尼(Anthony)的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身上,霍普金斯在劇中的表現相當精采,也就準確地傳達出這個角色幾乎沒有明說的心碎狀態。 要說霍普金斯撐起整部電影自然沒錯,但《父親》的可看之處不只霍普金斯。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謀殺、私刑正義,以及伊坂幸太郎的殺手們 發表於 3 10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臥斧原載於【Medium】,經原作者同意轉載 伊坂幸太郎對「謀殺」的看法一直耐人尋味。 雖然不是所有推理小說都在處理謀殺案件,但「某人被殺」的確是許多推理小說的故事起點。美國推理名家S. S.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一週E書】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一起加入鬥陣俱樂部 發表於 21 3 月, 2018 By 犁客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犁客 有的電影看起來只是小品、目標觀眾群好像也不多,但因為製作當中的某些關鍵緊緊地與目標觀眾群相互扣連,所以不但票房不差,向外擴延、拉入新觀眾的狀況也比想像中更好。 有的電影剛上映時沒能發出多大的聲量,但在下檔之後因為粉絲的熱愛,以錄影帶、DVD或其他形式流傳,所產生的口碑和造成的影響反倒比大力宣傳多廳播放時來得更有力道。 完整文章
書單 【2016 閱讀日】獨立書店,讀力選書──三餘書店:只要為你活一次。交給朋友這本書 發表於 22 4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鍾尚恩,鍾尚樺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的居民,會在一年一度的世界閱讀日互贈書本與玫瑰;臺灣的六家獨立書店店長,也在今年的世界閱讀日準備了書單。他/她們為誰選了哪些書?為了什麼原因選那些書?倘若有另一個人看見他/她們的書單,認得出來這是誰選的嗎?以下就是他/她們選的書,以及某些拿到書單的人,對於選書人身分的猜測…… 三餘書店選書 我們走吧? 去哪裡? 到妳想去的地方。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