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風向 瑪格麗特・愛特伍人生伴侶——加拿大作家格雷姆・吉布森逝世 發表於 11 10 月, 2019 By 愛麗絲 Photo Credit: Unsplash 編譯/愛麗絲 加拿大籍小說家格雷姆・吉布森,於2019年9月18日逝世,享年八十五歲。格雷姆・吉布森也是瑪格麗特・愛特伍的的配偶,也是她一直以來事業上的夥伴,近期她的新書《使女的故事》續集《遺囑》宣傳巡迴中,格雷姆也陪伴在她的身邊。 加拿大指標性作家、鳥類學家、與自然環境保護者 完整文章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 沒稿費但有額外好處?平台和作者該思考的是⋯⋯ 發表於 27 9 月, 2019 By 朱家安 Photo Credit: Unsplash 利申:這個平台有給我稿費。 這時代,生產和發佈內容是一筆生意,有機會賺錢,最顯著但不道德的例子是:新聞媒體為了創造聳動的內容,往往不惜作假、自導自演。這個例子也告訴我們,創造內容需要代價。 完整文章
雜誌精選 每一首詩都是一個微小記號,多年之後仍能提醒我…… 發表於 19 8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攝影:吳翛 Wu René 文/陳冠良;人物攝影/吳翛 Wu René 恣意的創作者 完整文章
活動記錄 藝術是預言──伊格言談《與孤寂等輕》 發表於 27 3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逗點文創 文/林夢媧 出版首本詩集《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便數次再版的伊格言,時隔七年,帶來新詩集《與孤寂等輕》。伊格言擁有詩人與小說家之雙重身分,曾出版小說《噬夢人》、《零地點》、《甕中人》及《拜訪糖果阿姨》等作品。2019年台北國際書展,策劃多場精彩不容錯過的主題講座,其中伊格言的詩集發表,在2月15日於讀字沙龍展開,與大家一同討論詩歌與藝術在生活中的脈絡。 數字的藝術性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一週E書】吳念真聊過去,咱大家來搏感情 發表於 31 1 月, 2019 By 犁客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Larry Koester 文/犁客 大多數台灣人可能都沒法子否認,吳念真是一個相當奇妙的⋯⋯的,嗯,的什麼呢?就是連想要給他一個能夠定位的名詞都找不出來的那種奇妙,真要講的話,只好說他很「吳念真」。 完整文章
專訪 我們雖然care問題,但不夠care真正有創意、解決問題的人──專訪盧建彰 發表於 29 5 月, 2018 By 犁客 文/犁客 「出版社想要出關於創意的書,」盧建彰苦笑,「但創意很巨大,我很渺小啊。」 完整文章
國際風向 傳奇詩人/小說家/音樂人李歐納柯恩遺作,將在2018年出版! 發表於 23 10 月, 2017 By 白之衡 Photo Credit: Wiki 編譯/白之衡 肉身可以消亡,但是文學的火焰卻仍可能持續燃燒不息。 2016年末,加拿大傳奇音樂人兼詩人/小說家李歐納.柯恩(Leonard Cohen)離開人世,享年八十二歲。將近一年之後,傳出柯恩的最後一本詩集即將推出的消息。這本由Canongate出版的詩集名為《火焰》(The 完整文章
康文炳的編輯檯上,和檯下 【康文炳的編輯檯上,和檯下】聊聊標點符號:標點符號沒用好,就像家具螺絲沒栓牢 發表於 1 9 月, 2017 By 康文炳 Photo Credit: Pakutaso 自己動手組合家具,有些螺絲裝不牢靠、釘子打歪了,家具大抵還是堪用的,只是吱軋之聲難免、歪斜之態礙眼,用得不順氣而已。 標點符號之於文稿,就像螺絲之於組合家具,用得零亂、散漫,讀者讀起來也必定不暢快,厭煩之感絕不下於讀到錯別字。 完整文章
專訪 「食物的滋味就是生活的滋味,就是愛情的滋味。」──專訪《婀薄神》崔舜華 發表於 8 6 月, 2017 By 犁客 文/犁客 「我一直覺得小說家有特殊的心智結構。」崔舜華吸了口菸,扭過脖子吐出煙箭。 出版過《波麗露》、《你是我背上最明亮的廢墟》,前陣子剛出版第三本詩集《婀薄神》的崔舜華,其實是個雜食的小說讀者。「我喜歡推理小說;」崔舜華說,「卜洛克、錢德勒、漢密特、克莉絲蒂──那是考研究所前,在圖書館讀完書,對自己的犒賞。我也喜歡村上春樹,啊對了,我很喜歡吳爾芙。」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