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特特 等 你是在哪一瞬間開始覺得自己不再年輕了呢? 我是在二十八歲的某一天,被公司的小朋友拉去參加一個聚會的時候,忽然有了這種感覺。 我記得她們聊的是某部熱播的劇,從劇聊到明星,幾個二十歲小姑娘又是笑又是尖叫,聊的不亦樂乎。 我理解不了她們的熱情,卻也不好意思倚老賣老的讓她們遷就我,只好機械的…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蒲團〉被稱為日本私小說的開山之作。 但老實說,我在大學時代讀到〈蒲團〉時,心裡嘀咕得很,似乎對所謂「私小說」留下了不佳的印象。 然而其後讀到車谷長吉的《赤目四十八瀧心中未遂》、中上健次的《岬》又有些改觀。 兩年前為了做功課,讀了正宗白鳥的《日本自然主義…
文/懸疑小說家 千晴 *本文章涉及《替身》劇情內容,請斟酌觀看 四個在表演學校學習音樂劇的十七歲少女,既是形影不離的好友,又是爭取演出機會的競爭者,表演、霸凌、睡衣派對……輪番在少女們的生活中上演,闖入小圈圈的轉校生催化一切祕密與衝突,讓她們的人生開始失速運轉——我主要是指四個媽媽的部分。 沒錯,這…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葛雷易克(James Gleick)的《我們都是時間旅人》(Time Travel : A History)書中,提及「創作」與「閱聽」之間的「時光旅行」──創作者的思索,「現在」創作之後就會成為「過去」,而閱聽者在「未來」閱讀的時候,又會回到創作…
文/葉佳怡,張亦絢 亦絢好: 我突然想到,《永別書》出版的時候,《秘密讀者》有篇書評稱讚這部小說「誠實」,但又強調「並不代表說的是實話或真正存在這件事情。而是關於國族與性別,不誠實的話遠比誠實的多。」如果改寫這句話來談《性意思史》,我的感覺是,關於「性」這件事,不誠實的話也遠比誠實的多。就像你提到的…
文/張玉伶 2019世界閱讀日南國青鳥書店的第二場講座,邀請屏東知名作家張曉風前來演講。張曉風用一個午後的時間,在南國青鳥與聽眾們訴說何謂成長──少女、少男約莫是十幾歲的女孩、男孩,自己今年已經七十八歲,是五個半的少女。 「想像這裡有五個半的我吧。」張曉風逗趣地說,彷彿心裡永遠是位少女。 演講主題並…
文/崔舜華 那是我看過少數母親年輕時的風景。 照片裡,母親穿著海藍色牛仔喇叭褲,搭一件鵝黃色無袖雪紡短襯衫,站在不知名的草原上。風把寬大的褲口吹得一掀一掀,年輕的母親一頭黝黑長髮,隨風飄散,幾縷髮絲斜飛,微微沾附著鼻梁上一副厚厚金邊眼鏡。 「大學的時候,我體重才只有五十七公斤哪。」母親指著照片,驕傲…
文/崔舜華 有時候,並不是你犯了錯,而是那錯誤自動地找上你,像敏銳的獵犬嗅聞著鹿群裡最瘦弱的那頭,從樹林後猛地竄出、撲殺。咬住最敏感的咽喉,任憑沉默的血滴與哀鳴竄進獵食者的齒間,橫流遍野。 這是自然的定律,適者生存,即使有時並不是你的錯,但那已然成為你的錯,誰也無法阻擋。而我所走過的眾少女的生存之所…
文/小生 這是一隻海鷗告訴我的故事 「小生先生。」當海鷗小姐開口對我說話的時候,我以為我終於瘋了。 「小生先生,我有一件事想請你幫忙。」海鷗小姐拍拍她漂亮的白色翅膀,示意我把窗戶打開。 「等等,是妳會說人話,還是我聽得懂鳥語?因為我想確定到底誰比較瘋狂。」 讓我把事情搞清楚,有一隻海鷗在星期天早上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