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林 我固執地認為,考量一個歌手的唱功,翻唱是一個很好的標準。畢竟,珠玉在前,能夠超越前作是需要能力的。要成功地翻唱他人的成功之作,要求歌者必須對歌曲有新的理解和認識,並賦予新的靈魂。否則,就會落入鸚鵡學舌、拾人牙慧的窠臼。 香港歌手中,張國榮在翻唱中的表現讓人驚艷和歎服,他總是賦予歌曲一種新的…
文/犁客 有的人看電影為的是明星,有的人為的是導演,有的人為的是特效,有的人為的是故事,還有的人為的是音樂──雖然為了音樂的數量上來說較少一點,畢竟電影的主要溝通工具是視覺圖像。 就大多數人而言,看電影為的大約什麼都有一點,就是各種目的的比例不大一樣;也因如此,大家對電影的評價常因這個「比例不大一樣…
文/Sway 蕭煌奇唱〈你是我的眼〉,他看不見,所以,你是他的眼睛,帶他閱讀浩瀚的書海,歌詞動人心弦。但在浩瀚的房市,你以為自己有幾雙火眼金睛能看得一清二楚?告訴你一個大家不願面對的真相:你所看到的新聞,多是我製造的,你的房產知識,是來自我的帶領,我叫你買你就買、勸你賣你就賣;換句話說,我,就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