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去年和朋友去太平山,剛好是毛地黃盛開的時候,朋友們都拿出手機拍照、讚美花有多漂亮,只有我說:『毛地黃!這個殺人於無形的毒藥!』」李靜宜笑道,「氣氛忽然凝結,朋友都覺得我很殺風景。但我的第一個感覺真的是『我終於看到它的盧山真面目了!』」 李靜宜認為推理迷都能理解她為什麼會說出這種話,因為讀…
從熱愛推理小說的讀者,成為翻譯推理小說的譯者,最後更為了心愛的推理作家,而開起出版社,李靜宜角色不斷轉換,但始終不變的是對推理小說的愛。 在本次講座中,李靜宜將從讀者、譯者與出版者的三重角度,以自身的經驗出發,分享閱讀推理小說的樂趣,翻譯推理小說的甘苦,與出版推理小說的背後種種。 時間:2022/1…
【2002這本超好推!】的華文類待選書單,來自2021/09/01-2022/08/31台灣出版的華文推理書籍,由十五位專業讀者評選,每人選出心目中的前五名。 與翻譯類的評選狀況相較,華文類的專業讀者選擇相對集中許多,值得注意的是,評選得分相當高的幾本書,幾乎都是創作新手的作品,對於華文推理市場而言…
2020年,李登輝前總統逝世,他的一生見證了台灣從被殖民、威權統治到民主化的經過。而他之於台灣政治史的影響與意義,亦並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 本集節目將介紹由不同角度切入、與李登輝前總統相關的三本著作,分別為政治層面:《李登輝秘錄》──由日本全國性大報《產經新聞》前台北支局長河崎眞澄撰述;生平經歷:《…
文/栞 現在描寫警察的電影與劇集相當的多,但警察小說相對並不普及,那麼閱讀警察小說的吸引力是什麼呢?【週五懸疑劇場──推理東西軍】第一場「是擒凶警察,也是肉身凡人──他們與犯罪的距離」便從警察小說揭開序幕。 主講人陳蕙慧首先談起選擇《警官之血》這部作品的理由。這本書在2007年出版,獲得「這本推理小…
記錄整理/洪啟軒 活動開始由木馬文化社長陳蕙慧介紹其好友,也是資深譯者、東美文化執行長的李靜宜。身為朋友,她最好奇李靜宜如何從外交系轉向文學之路?又是為何選擇了珍.奧斯汀(Jane Austen)《傲慢與偏見》? 李靜宜原想選擇《紅樓夢》作為分享書目,但與後續安排撞題,因此重新思考。後來她想起經典《…
記錄整理/鄭博元 談到臺灣當代翻譯者,絕不能略去李靜宜。她曾執筆翻譯多部知名文學作品,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追風箏的孩子》、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的《紐約三部曲》,與莎利.魯尼(Sally Rooney)《正常人》等,及許多經典推理文學作品。近年她成立東美…
「文學就像推開世界的大門,讓人生充滿無窮的可能性。」幼年的李靜宜同輩不多,家中的書籍是她童年時的玩伴。翻開書櫃上的《雄獅美術》月刊,色彩豐富的圖片令她目眩神迷。漸漸讀懂文字後,她明白到圖像背後都有故事。不過畫冊講述的神話仍嫌簡略,直到讀到東方出版社《希臘神話》中動人的情節,她才真正踏入了故事的世界。…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阿米爾大人,您年少時代的阿富汗早就不復存在了。恩慈已離開這片土地,你無法逃避的只有殺戮。不停的殺戮。在喀布爾,恐懼無所不在。恐懼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近日阿富汗戰火再起,我想起第一本認識阿富汗人民的入門書——出版於2005年的《追風箏的孩子》,…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2006年在麥田任職時,向日方取得正式授權出版向田邦子的《父親的道歉信》,以及後續五、六本著作。 這其中有幾個緣由,遠因是1981年,向田在來台灣進行寫作取材飛往高雄的班機上,因飛機失事喪生。這場當時震驚台日兩地的苗栗三義空難,成為連日的新聞報導焦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