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勝博;人物攝影/汪正翔 早晨剛開店的明星咖啡館,我們拾階而上,將炎熱的氣候阻擋在店面之外,坐進了二樓窗邊的座位。窗外不時傳來人車經過的聲響,就像是每天在島嶼上只聞其聲,未曾進入我們視野,卻真實存在的人事物。先前走過的每一道階梯,也讓我們來到了這裡,一如每個人的生命,過去的所有經歷,形塑了現在的…
《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作者楊建東來自上海,是位擅長創作科幻與奇幻小說的新銳作家。雖然他不是精神科醫生,故事裡病人的症狀也是個人創作,但書中所提到的各類冷知識,其實都有所本,若有興趣,讀者可以按圖索驥。台灣版收錄的三十四篇故事裡,各有一位病症不同的病患,在與醫生——敘事者「我」對話的過程中,讓讀者站在…
在上篇裡,我們從電影中消失的動物和沒有被提及的摩瑟教出發,分析菲利普.狄克原作小說裡,這些事物本身的存在意義。在下篇裡,讓我們來看看雷利・史考特《銀翼殺手》和丹尼・維勒納夫執導的續集《銀翼殺手2049》裡,那些延續與延伸的電影主題,那些關於存在、選擇、記憶與真實和自我實踐的故事。 離開,是擺脫困境的…
1968年,菲利普.狄克發表《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al Sheep?),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銀翼殺手》(舊譯《殺手的一日》)。1982年,雷利.史考特將其改編為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以「複製人」(replican…
一座封閉的避難室裡,可以發生多少故事?高翊峰《幻艙》裡,主角達利從昏睡中甦醒,遇見同因不明原因進入避難室的眾人。除了達利之外,無人試圖探究緣由與離開的方法,安於避難室中的日常,像是一群被豢養的動物,因為「每個人都有害怕回家的理由」。在探尋原因與出口的過程中,達利逐漸想起所要逃避的回憶,他要選擇離開,…
獨步文化將於二O一七年正式邁入創社十一周年,回顧過去十年,獨步不僅始終深耕著日系推理這塊沃土,隨著台日雙方的閱讀市場及讀者喜好的變化,二〇一二年起獨步也開始一連串的新嘗試,以恐怖小說打頭陣,緊接著是豐富的娛樂小說,下一步則將目光放到面對新世代讀者的輕推理,直到今年的歐美小說,我們期盼獨步站在類型…
深綠野分2010年以短篇作品〈オーブランの少女〉入圍推理小說新人獎,在2013年以同名短篇集出道。《戰場上的廚師》是她首部長篇小說,出版後入圍直木賞與本屋大賞,名列當年多項日本推理推薦書單中,並獲得直木賞評審桐野夏生的大力推薦。 《戰場上的廚師》以隸屬於美軍101空降師的食勤兵提姆.科爾的視角出發,…
《群鳥飛舞的世界末日》(All the Birds in the Sky)於2017年5月榮獲美國星雲獎(Nebula Award)最佳長篇小說獎,6月榮獲美國軌跡獎(Locus Award)最佳長篇小說獎。這是作者查莉.珍.安德斯(Charlie Jane Anders)的首部長篇科幻作品,一舉獲…
拉維.提德哈(Lavie Tidhar)來自以色列,2011年出版描述恐怖主義不存在、911事件只是虛構故事的架空歷史小說《奧薩瑪》(Osama)引起讀者與評論家的爭論,並贏得2012年的世界奇幻獎。2013年出版的《狂暴年代》(The Violent Century)融科幻與歷史於一爐,世界觀較前…
伍薰《3.5強迫升級》建構了只需無線網路、直徑3.5公分的傳送環,就能遠距傳送物品的近未來世界,以傳送技術對各行各業帶來的衝擊,呈現出他對於現實中許多社會問題的觀察。然而,他想做的還有更多。 完成《強迫升級》[1] 之後,伍薰觀看那些未能放入小說中的百業達人故事,非常好奇不同的創作者,如果用同樣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