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只要有創作的機會,我都很喜歡。」──專訪陶晶瑩 發表於 22 4 月, 2020 By 犁客 攝影/江民仕 文字/陶晶瑩;筆訪、整理/犁客 「媽媽半夜趕劇本的寫作身影,在我生命中是很重要的一副景象,可能也帶給我很大的影響。」陶晶瑩說,「我從小比較安靜,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閱讀。」 先以歌唱出道,再以主持見長,1999年,陶晶瑩出版第一本書,成了暢銷作家──但這並不是一時興起提筆就有的結果。 完整文章
排行榜 【讀墨暢銷榜:這本是熱門話題!】Vol. 14:面對狗屎工作,你可以這麼做⋯⋯ 發表於 12 4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經營公司除了對外的營運方針之外,最要緊的是對內的管理方式──與商場上的比拚廝殺不同,「管人」其實相當細膩複雜的功夫;用數字看績效好像很公平合理,但卻可能出現考核數字看起來沒問題但真正效應不對勁的狀況,但除了數字之外,還有什麼方式適合在企業裡使用?「讓所有員工都了解公司願景」這種聽起來像日本熱血漫畫情節的做法是可行的嗎? 完整文章
排行榜 【讀墨暢銷榜:這本是熱門話題!】2018年度暢銷榜! 發表於 4 12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每逢年度交界,各大出版通路都會公布該通路的年度暢銷榜,而從全球界最大繁體中文電子書通路Readmoo讀墨的年度百大暢銷榜單來看,本應是各國出版市場當中佔比最大、但在國內其他出版通路早已勢微的文學小說,仍然佔了Readmoo年度百大暢銷榜的25%,可見熱愛閱讀「故事」的讀者並未消失,但生活習慣出現轉移,出版業及通路只要重新找到與他們接觸的管道,他們很樂意透過不同的形式讀書。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Readmoo讀墨電子書公布2018年度百大暢銷榜、閱讀榜! 發表於 3 12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全球最大繁體中文EPUB電子書服務Readmoo讀墨電子書公布2018年年度百大暢銷榜、閱讀榜。延續2017年的強勁成長態勢,讀墨電子書2018年的電子書銷售依舊亮眼,一到十一月的電子書銷售額(不含硬體)是 2017年同期的200%。暢銷榜前三大分別是:《真確》、《21世紀的21堂課》、《人類大歷史》;閱讀榜則由《人類大歷史》、《起源》、《溫柔半兩》拿下。 完整文章
排行榜 【讀墨暢銷榜:這本是熱門話題!】Vol. 06:自以為知道越多,對世界的認識反倒越離譜⋯⋯ 發表於 17 8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公視影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像是加了奇幻或科幻元素的劇情片,吳曉樂的文字原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則是更加貼近現實的教學現場觀察紀錄片。同樣的題材在不同創作者手上會變成樣貌不同的作品,而好作品都會讓人從中透視現實。 完整文章
排行榜 【讀墨暢銷榜:這本是熱門話題!】Vol. 05:不管想讓自己還是世界明天會更好,都需要⋯⋯ 發表於 20 7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畢業季就是新一批求職季,所以這回暢銷榜上充滿各式了解自我、精準表達、改善流程、對付主管(?)的書,而且都不是硬梆梆的教條書籍,而是應用故事與案例生動有趣地說明,好讀又好懂。 完整文章
書單 從世界局勢到貧窮問題、從演員回憶錄到青少年小說──比爾.蓋茲2017書單出爐! 發表於 5 12 月, 2017 By 犁客 Photo Credit: Wiki 編譯/犁客 「我很幸運,可以因為我的工作而結識許多有趣的人、到訪許多有趣的地方;」比爾.蓋茲說,「但饒是如此,我仍認為要探索令人感興趣的新話題,書本是最佳途徑。」 蓋茲不但認為閱讀是滿足自己好奇心的最好方式,對閱讀的種類也不自我設限。分享2017年的閱讀經驗時,他舉出了講述伊斯蘭國如何在伊拉克奪權的人文書籍《黑旗:伊斯蘭國的崛起》(Black Flags: The Rise of 完整文章
GENE思書軒 【GENE思書軒】天分、好運,還是一萬小時的練習?事實上,成功需要的是⋯⋯ 發表於 2 10 月, 2017 By Gene Photo Credit: Unsplash 聽過廣為流傳、關於成功的「一萬小時法則」嗎? 「一萬小時法則」是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暢銷書《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Outliers: The Story of 完整文章
書單 這些書會將你傳送到另一個地方──比爾.蓋茲2017夏日閱讀書單! 發表於 24 5 月, 2017 By 犁客 Photo Credit: Youtube: The Gates Notes 編譯/犁客 「夏季是個最佳的遁逃時機,逃到海灘,遁入山林,或者躲進一本好書的世界。」比爾.蓋茲這麼說。 每年夏天,蓋茲都會公布他的夏日閱讀書單;2017年,蓋茲認為自己的閱讀書單與先前相較,更大幅度地將他向外推──不是推到戶外,而是推出他原有的人生經驗。這些書籍提供了不同的角度,讓他審視自己的人生經驗如何形塑自己,以及人性指向何方。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