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走路成為一種顛覆,「城市漫遊者」抵抗自己成為商品

文/斐德利克.葛霍;譯/徐麗松 城市漫遊者與杜勒麗公園的風流漫步者截然不同。班雅明[1] 透過他對巴黎的風俗研究,讓城市漫遊者的角色變得名滿天下。他仔細閱讀波特萊爾──《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惡之華》中的〈巴黎圖像〉(Tableaux parisiens)、《現代生…

初讀班雅明,我們可能迷失在他隱喻如詩的繁複意象裡

文/昆布 評論家有時候將班雅明歸類為哲學家,我不能說不同意,但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有段話對他的定位,或說特質,讓我深得共鳴:「班雅明精神實體的形成和活躍源於歌德,來自於一個詩人,而不是哲學家;他的興趣幾乎全部由詩人和小說家激起,盡管他也曾研究過哲學;也許他發現和那些無論是辯證的還…

《海上鋼琴師》的一九OO為什麼無法走下船梯?

文/岩本茂樹;譯/簡捷 錄製唱片時,一九○○對窗外的少女一見鍾情,「此時此地」一九○○的思慕,譜成了他演奏的旋律。當這曼妙的曲子被大量複製,送到無數人們的手中,它就只是一串不具意義的音符,一九○○對少女的愛慕也消失無蹤。一九○○無法接受的正是這一點。 班雅明將這種「獨一無二」、從藝術作品當中消散的概…

想用知識和社會溝通,所以邊讀,邊走──專訪李明璁

文/犁客 「李明璁、讀,和走,三者互為因果;」李明璁說,「這書名想很久啊。」 從2009年出版散文集《物裡學》之後,李明璁陸續主導幾本音樂相關主題書籍的統籌策劃、出版短篇小說集《Rock Moment》電子書,在許多網路媒體及平面報刊雜誌上寫評論文章;十年過去,等到2018年,讀者才盼到《邊讀 邊走…

巨大的哀傷,用玩笑化解;人生的猶豫,用走河面對──謝旺霖X駱以軍

文/林宣瑋 駱以軍認為最應該與謝旺霖對談的對象不是自己,而是寫《天河撩亂》的吳繼文。他覺得吳繼文一定是出身CIA的特務份子,去過的地方像是被神遺棄一樣,不久就會發生戰亂、暴動。駱以軍記得吳繼文有一次從印度回來,替他們帶回來印度碼頭工人抽的便宜煙草,每抽一口都有種說不出的大麻味。對沒去過印度的駱以軍來…

【創作者讀字母會】時間所予

文/賀淑芳 每個人身上都背著一個房間。這件事甚至能藉傾聽獲得證實。見有人疾步而行,只要側耳傾聽,例如在夜裡,周遭萬籟寂靜時,你會聽到,比方說,牆上一面沒固定好的鏡子正在晃蕩。 ──法蘭茲.卡夫卡 夜晚像一朵花那樣盛放在卡夫卡的書裡。班雅明曾說過卡夫卡的寓言,像來自一個遺忘的大容器。我想這意思是說,他…

【評書青鳥】透過《我戴著黃星星》,穿越到1930年德國時光旅行

文/柯鈞彧;校對/彤雅立 旅德歸來、《我戴著黃星星》的譯者彤雅立,在分享會開始之初,先談起當代德國現況:「今天德國已經完全成為一個移民國家,每五個人當中就有一人擁有移民背景。」希特勒時代的景象似乎完全無法想像,那麼,1930年代究竟是什麼樣子呢?在1933年希特勒掌權之前,德國正處於威瑪共和時代的黃…

【2016 專欄作家拜年趴!】elek:具體這兩個字怎麼寫啊?

一、這次年假有九天,打算一定要做和一定不要做的是什麼?(從一定要讀完《追憶似水年華》到一定不下牌桌都可以) 一定要把積欠的專欄文章寫完,最好再多寫兩篇。一定要把落後的翻譯進度趕回來。一定要花時間陪家人說話,一起做吃飯以外的事。一定要把再重新思考自己現在的狀態,檢討大方向。 二、覺得自己在剛過去那年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