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網際網路剛發展時,大多數人明白放到網路上的東西算是「公開」的,即使當時會看到的人不多;只想給部分特定人士看的東西,上傳的人會加密碼之類,當然也有人會設法破解,不過無論如何,上傳的人和破解的人基本上都明白這些東西原來算是「私人」的。 網際網路越普及,公/私之間的線就越淡,待到以「社群」之名入…
文/犁客 網際網路成為大家生活日常的這些年,有時大家發現自己可能熟悉的街景出現在一些外國網站的頁面上頭,這些網站部分是媒體,部分是部落格,提及台灣街道商家的原因或許是採訪,或許就是個人出遊的紀錄。某些文章經過整理編輯(或抄襲),會變成某種新聞網站(好啦說穿了是內容農場)的「報導」,加上諸如「全世界最…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假新聞」一詞,簡單理解是「以新聞報導形式呈現、經由新聞發布管道發表,但並不為真的內容」。不同於因為某種失誤──資訊提供者講錯了、資訊記錄者誤解了、排版人員漏撿了一個鉛字──而產生謬誤的「錯誤新聞」,「假新聞」的重點在於發布者要利用「新聞」這個理應…
文/犁客 《神經喚術士》和《邊緣世界》繁體中文版最近一起出版,看起來相當奇妙。 1984年,連著幾年發表科幻短篇、逐漸引起讀者及評論家關注的威廉.吉布森,發表了第一部長篇作品《神經喚術士》,甫出版就橫掃星雲獎、雨果獎及菲利普.K.迪克獎這三個最重要的科/奇幻文學獎項──這是首度有作品強悍到一次拿下這…
文/愛德華‧史諾登;譯/蕭美惠、鄭勝得 我的名字是愛德華.約瑟夫.史諾登。我曾經為政府服務,但現在,我為民眾服務。我花了將近三十年才明白這是有差別的,而當我明白時,我在辦公室惹出了一些紕漏。結果,我現在把時間都用於保護民眾不受我以前身分的危害—一個中情局(CIA)和國安局(NSA)的間諜,又一個自以…
我們的故事從健身房講起。我們將造訪兩家商業健身房(一家在2017年,一家在1977年),檢視兩者的一些差異。健身房是一個生動但典型的例子,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即使不是明確屬於高科技產業的企業,也已經微妙地改變投資類型。 我們探索無形經濟的旅程從健身房開始,這一點很有趣,因為健身房乍看並沒有很多無形資產…
文/犁客 「我一年讀四十幾本書,每本都寫三千到一萬字的感想;喔,」黃欽勇補充,「這些還不包括工作上要讀的資料和公司產出的報告。」 黃欽勇是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的創辦人及社長,是個資歷超過三十年的產業分析師,是個慣於沉浸在知識裡的人,是個出生在書香門第的孩子──「我的祖父是位…
過去要幾十年才產生代溝,現在只要幾年就可能。拜網際網路和智慧手機所賜,我們活在一個加速中的社會,一閃神就似乎會被抛到九宵雲外。 我們該怎麼辦呢?《外交政策》雜誌(Foreign Policy)集團執行長暨編輯大衛.羅斯科夫(David J. Rothkopf)在《決斷未來的關鍵提問:那些即將改寫世界…
文/趙源敬 「天空的白雲,聚集了一群羊,靜悄悄地把牠們分散,又把牠們趕在一起。」牧童們在天空下哼著童謠,村人共同享有這片草原。剛開始人們把羊分散開來放牧,飼養牠們來討生活,沒有發生任何問題。某天有人起了貪欲,引進更多羊隻來放牧吃草;他一這麼做,其他人也趕緊再買一些羊來。大家放了更多的羊在草地上,讓牠…
文/卡爾.紐波特 2012 年,臉書公布由蓋瑞(Frank Gehry)設計的新總部計畫,這座新建築的中心是臉書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形容的「世界上最大的開放樓面計畫」,超過三千名員工將在一萬兩千坪空間的可移動辦公桌椅上工作。當然,臉書不是矽谷唯一擁抱開放式辦公室的重量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