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的同理心使用方法:支持罷工、沒收入可免費看病

文/讀者太太(Mrs Reader) 二○一一年剛移民英國時,我家這個郡的教師工會和學校談判破裂,老師集體罷工。那時還沒生小孩,不覺得這場罷工對生活造成太大影響,只在心裡默默羨慕讀者先生不用上班。當時許多鄰居和朋友都是家有學齡兒童的父母,算是此次罷工的「受害者」,畢竟臨時安排托兒實在太不方便了。我曾…

身為王牌主播也是工會成員,佩戴絲帶曾讓他天人交戰

文/孫石熙;譯/胡椒筒 星期六一早,執行部、工會成員及主管高層,所有人都注視著電視畫面。雖然MBC所有員工負責的工作不同,但大家都懷著期待與不安的複雜心情,面對星期六的早晨。工會關心究竟能否佩戴絲帶上節目,如果可以,會是誰首先突破公司的阻撓,完成這件大事(?)呢? 差不多到了早上九點半,工會裡傳來微…

他們被視為極弱勢勞工,卻有全國最強勢的工會撐腰

文/ 吳媛媛 有一年的十月初,我收到一封厚厚的信件,是瑞典的大學教師工會寄來的,上面寫著:「今年的薪資討論就要開始了,你準備好了嗎?」打開郵件,裡面有一本小冊子羅列了瑞典全國各科系、職別的最新薪資資訊。這封信每年會定期寄到工會會員的家裡,過去我通常只看和自己相關的欄位,確認自己的薪水落在尚屬合理的水…

那是我居住挪威幾年來,第一次遇上公務員罷工

文/李濠仲 春夏之交,通常是挪威勞工和資方談判當年度薪資的熱門季節,當我們換下笨拙的羽絨衣,滿心雀躍迎接久違的陽光時,當地許多公司大老闆們卻是如坐針氈。這些年下來,我對每年例行性的罷工潮早已見怪不怪。這個國家有半數以上的勞工屬於工會成員,只要獲聘一份正職工作,立刻就會有同儕遊說加入工會,包括「勞工組…

他們就算封鎖城市,也封鎖不了我們

文/羅毓嘉 一夜難眠。早晨上班途中,我搓著手心傳了訊息問他,一切好嗎,他說,還可以。我問,看來你今天得從家裡坐計程車到港鐵香港站呢。他說,也不是,地鐵還是照樣開,未曾被封鎖,催淚瓦斯都沒有進到地鐵站裡。沒事,他說。他在那港,日常的日常。非常的非常,股市一樣開市。 香港發生了大事,馬照跑,舞照跳。只是…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機師罷工和基本收入

華航機師罷工,許多人沒飛機搭。你可以想像更慘的罷工嗎? 我可以。 四零年代大多電梯還需要人工操作。1945年,紐約的一萬多個電梯操作員罷工,影響超過一千棟建築物,包括帝國大廈。帝國大廈當時是世界第一高的大樓,一百零二層。 想像一下你的辦公室就在帝國大廈,二十樓就好了。 機師工會罷工,有些民眾的反應是…

【法律白話文運動】翹班不算罷工,那因為我不爽老闆所以就不去上班,算不算罷工?

※原載於【法律白話文】網站 2016年,發生了兩起罷工議題,恰巧都和交通有關。高鐵工會指控高鐵公司積欠五億元的加班費,揚言在年節期間罷工。交通部長陳建宇對此回應,爭取加班費不能跟交通人的天職與輸運扯在一起。最終高鐵公司釋出善意,先給付半數2.5億元,此次事件也稍稍告一段落。相對的,華航空服員則抗議公…

工作的形式發生巨變,個人如何逆襲!?

文/盧智芳 「工作」這兩個字,寫起來並不複雜,「人」的筆劃則更簡單,左右揮兩下,一秒鐘就可以完成。但是回顧 2016 年,「工作」和「人」之間因為磨擦發出的雜音,卻前所未有地大到震天價響,大到兩者之間幾乎脫鉤,對於未來之間彼此的關係充滿問號。 首先,「工作」一定要靠「人」來完成嗎?從前對這個答案天馬…

華航拿獲利堵破口 化解新政府難題

文/商業周刊提供 過去五年平均獲利才 10 億,年支出大增恐難對股東及社會交代, 罷工連鎖效應,兩工會嗆跟進,內外交迫考驗華航高層。 選在蔡英文總統出訪巴拿馬的這一天,上千名華航空服員展開街頭罷工。其後,華航新董座何煖軒對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七項訴求照單全收,空服員高喊勝利,罷工落幕。 但是,華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