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島田洋七;譯/莊雅琇 丈母娘病倒後,我們便開始在東京與佐賀之間來回奔波的生活。 時間充裕的話,我也會前往佐賀,老婆則是常常去探望丈母娘。一個月大概要搭飛機來回五趟吧。丈母娘後來住進照護機構,身邊雖然有護理人員照顧著,但是替換的衣物仍是要由家屬準備。 老婆上有姊姊,下有兩個弟弟。小弟不住在佐賀,沒…
文/Chocolat;譯/駱香雅 我在四十二歲時開始跟丈夫分居,自己一個人搬出家裡。因為擔心當時還是高中生的兒子們,所以透過認識的當地不動產仲介公司介紹一個物件給我,就在我家附近花店的二樓。 由於花店老闆住在其他地方,晚上七點關門之後以及星期天的公休日,只有我在這裡。樓下沒有任何聲音,與其說是公寓,…
文/李長聲 東京叫江戶的時候祖上已定居於此,芥川一八九二年生在東京,一九二七年死在東京,一生基本在東京度過,純粹東京人。永井荷風、谷崎潤一郎以及三島由紀夫也都是東京人,他們有相似之處,那就是趣味和感覺遺傳了江戶文化的洗練,藝術感受性特別敏銳,追求形式,強烈地關心文體與結構,具有唯美的、城市的、理智的…
文/若竹千佐子 譯/林佩瑾 電話,直美的電話,那孩子快打電話來了。 桃子臉上雖閃過一抹困惑,但很快就洋溢著喜悅。 只是女兒打電話來而已,有什麼好雀躍的?桃子亟欲掩飾自己的難為情,但再也裝不下去了。 女兒就住在附近,原本連一通電話都不曾打來,為何突然…… 不過好開心,太令人開心了。桃子今天不知看了電話…
文/威廉.許密德 上年紀之後,什麼對我們最有幫助?「孝順的兒女。」我十七歲的兒子想也不想就這麼回答。剛退學的他肯定知道自己有一對古怪的父母。這種事當然不好受,但絲毫不會破壞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因為親子之愛並非根植於無常的機運,而是出於意義深刻的恆久。這份恆久對父母和孩子都是禮物,鼓勵孩子行事別再像個孩…
文/米果 開始意識到中年,或許是晨起面對鏡子的剎那沮喪,或許是照片裡的自己出現細微的老態,那真是日積月累之後讓人不得不認命的殘忍。 歲月來勢洶洶,既不暗示,也不掩飾,直直地來,用意鮮明。 然而類似這樣的挫折並未將自己逼到牆角,變老原本就不可逆,至多感慨一下青春不再,很快就看開,如果不看開也沒別的方法…
文/平山亮、古川雅子 譯/王麗芳 一位援助低收入者的男性曾說過以下的話: 「我覺得政府並沒有設法讓繭居族等低收入者重新回到社會上,反而社會好像愈來愈向他們靠攏。將來這個國家絕大多數的人,可能某方面遲早都會變得『有瑕疵』。」 在這裡,我特別把「有瑕疵」加上引號,是因為這位男性話中的意思是,有些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