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不修圖的光影魔術師──神奇的「林布蘭光」

文/胡琮淨 現代攝影圈討論人像攝影時,最推崇的往往就是神奇的「林布蘭光」。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被稱為光影魔術師,與維梅爾、哈爾斯同為十七世紀荷蘭巴洛克時期的繪畫三傑,也是巴洛克時代最了解「光」的畫家。 大師林布蘭像是個愛說故事的導演,其畫作擅長運用明亮光線創造具舞臺戲劇性的…

陳澄波喜歡畫故鄉,特別是嘉義街景與公園

文/盛鎧 陳澄波出生於 1895 年,是日本統治臺灣的第一年,而知名的雕塑大師黃土水(1895-1930)也是同一年出生。陳澄波一出生就是日本統治時代,後來前往東京美術學校就讀,接受學院式藝術教育,受到明治維新後現代化教育薰陶,於日本學習西方繪畫技巧。日治時期電線桿與排水溝等基礎設施,在當年是較為新…

取材大地與原鄉部落,描繪屬於自己的真實色彩——專訪一月店長優席夫.卡照

文/愛麗絲 「每次回台灣,我一定約親朋好友吃快炒一百啊,」優席夫.卡照(Yosifu Kacaw)旅居愛丁堡(Edinburgh)多年,思念的家鄉味,是地瓜葉和芭樂,是便宜好吃的快炒一百;還有,阿美族部落特有、以米酒加海鹽釀造的酒釀雞心小辣椒,更是優席夫在國外視如珍寶的家鄉風味。 藉飲食懷念家鄉,優…

若作者已死,藝術品還有正確的「擺法」嗎?

荷蘭抽象藝術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紐約市I》自1945年起公開展出,但最近有藝術史家指出,七十幾年來這幅畫似乎都被掛顛倒了。 《紐約市I》,以紅、黃、黑三色線條構成紐約市的抽象景色。照《衛報》報導,藝術史家 Susanne Meyer-Büser 比對了蒙德里安工作室的照片,認為不管是1945年起在紐約…

【讀者舉手】在那個時代,藝術是改變民族命運的契機。《陳澄波密碼》

文/玉塵讀書 陳澄波之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被譽為臺灣美術的化身,是繼黃土水之後,第二位入選帝國美術院展覽會(簡稱帝展)的臺灣人,帶給臺灣人昂首挺胸的自信,勇於在藝術上與日本人一爭高下,不再只是次等國民。 但陳澄波卻在二二八事件時,悲劇性地殞落,相關的歷史也成為了一段空白,就像日曆不知道被誰撕去了重…

你看的樹其實不是樹?轉個彎,發現藝術不一樣

文/卡洛琳.施拉姆(Carolyn Schlam);譯/廖桓偉 沒有光線,我們什麼都看不見 光線是藝術家必須應付的頭號現實。它是讓所有事物都可見的天然作用,而「照明」是指人工的光源。畫家必須適當安排這兩者,通常還會選擇或設置他們最偏好的條件。 出外工作並描繪光線的藝術家,叫做外光派畫家;這是印象派畫…

跟著畫家拜訪江戶絕景~歌川廣重與他的風景浮世繪

文 /浮世繪編輯小組(徐昉驊、陳柔君);譯 /陳幼雯(譯自《大日本六十余州名勝図会・解説》〔歴史画報社,1934〕) 1山城 嵐山 渡月橋 【京都府京都市西京區嵐山】自從龜山天皇將櫻花從奈良的吉野山移植到嵐山後,嵐山就成為賞櫻、賞楓、賞月、賞雪的名勝,獨享四季的風景變化,至今仍負盛名。不只如此,嵐山…

疼痛是她的天氣預報,烈火般的藝術奇才芙烈達.卡蘿

文/克萊兒.貝列斯特;譯/許雅雯 脊椎骨斷成三截。鎖骨碎裂。第三和第四根肋骨斷開。右腿十一處骨折。右腳粉碎。左肩移位。骨盆三處破碎。腹腔左側穿透,直至陰道──是那根鐵棍。聽起來很驚人是吧? 在病房裡醒來時,她的第一個反應是環顧四周。腦袋裡彷彿有個陰暗的隧道,無法定義日期,意識扭曲,記憶坑坑洞洞,像被…

【閱讀夏LaLa】菜比巴!浮世繪大神的菜鳥時光!

四月特別企劃:一起看漫畫! 《歌川國芳江戶浮世錄》描述浮世繪貓奴大師歌川國芳的菜鳥時光,除了深入辯證藝術創作,同時也還原當時社會的樣貌,小至看戲飲食,大至法律與新聞傳播。充滿娛樂性、畫風超美麗,故事細節豐富,一本充滿閱讀樂趣的漫畫傑作! 本集《閱讀夏LaLa》,夏宇童、陳夏民除了簡介浮世繪與漫畫本身…

【讀者舉手】說服與拒絕都是必須學習的藝術:《寫給未來經理人的黃金說話術》

文/彗星 這本書的書名叫《寫給未來經理人的黃金說話術》,顧名思義,講的有關「說話」。每天我們說那麼多話,有幾句話是我們說完之後,會自己放在心頭玩味一番的?如果,我們練習把我們想説的事和我們說的話變成一體,讓我們想表達的,在說話時用謹慎的方式説,進而變成謹慎的人。 因為這本書也在講「經理人」,所以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