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生活的觀察,文化的傳承,2023年台北文學季的多元體驗

從前要是有人說到「外婆家」,感覺似乎就在講中南部,山邊、農田、漁港之類的鄉村,這當然不見得正確,但是個很容易連結的刻板印象。不過現在講到外婆家,這個刻板印象不只不見得正確,還可能差得很遠──因為現在有孩子講到外婆家,指的可能是越南、印尼等東南亞諸國。 新住民早已成為台灣的一部分,台灣人也逐漸改變對新…

我們都在找的下一本好書——2023 年台北國際書展亞洲書市講座側記

文/愛麗絲 睽違數年,2023 年台北國際書展全面回歸。文策院也邀集亞洲各國出版社外賓,於 1 月 31 日舉辦公開講座,除了分享各國書市觀察、也探討臺灣書走向國際的機會與現實。 Book From Taiwan 助攻外譯版權交易 講座開端,文策院(TAICCA) 上台簡介臺灣圖書國際版權推廣計畫(…

越南菜的關鍵是新鮮度,多數越南人用餐時是不喝飲料的

文/武紅蓮;譯/杜蘊慧 越南菜的關鍵是新鮮度。傳統上,雞肉只在烹調前幾分鐘、最多幾個小時內購買或捕捉;待售的蝦和魚仍然在大水桶裡游泳。在越南這種炎熱潮濕的國家,食物很快就會變質,所以在冰箱出現之前唯一的保鮮辦法就是讓食材活著。一直到不久前,人們在後院裡追著咕咕叫的母雞還是熟悉的場景。當友人來訪卻未被…

我對「新住民」這個詞彙的了解是從小學開始

文/洪萱禎 我的爸媽比其他人都愛我,我會大聲說我的媽媽是越南人。 記得,對「新住民」這個詞彙的了解是從小學開始,那時班上有不少和我一樣媽媽是「外籍人」的同學,「外籍媽媽、外籍新娘」,是人們習慣對那些母語不是國語的已婚女性的稱謂,年幼的我,並不知道這其實是帶有貶低、歧視的字樣,只覺得媽媽來自於越南,所…

出了臺灣,我才發現原來「戰南北」不是本島專屬

文/何則文 每過一段時間,臺灣網路上都會規律地開始討論起了臺灣南北的差異「高雄公車不急煞」、「臺北便當超級貴」,這種話題好像永遠不退燒。臺灣這個可愛的小小島,從南到北也不過 400 公里,就有這樣豐富的多樣性。「戰南北」根本是大家聊天必備話題。 然而出了臺灣,我才發現原來「南北差異」不只是臺灣專屬,…

奶茶聯盟的童書出版人戰「疫」——國際出版專業人士亞洲參訪團聯合對談側記

文/愛麗絲 「我想,過去幾個月來,童書肯定是家長們在家存活的工具、和孩子溝通的重要媒介吧!」由文策院主辦、光磊國際版權創辦人譚光磊擔任主持,替 2021 年國際出版專業人士亞洲參訪團線上聯合對談揭開序幕。 國際出版專業人士亞洲參訪團至今邁入第四屆,但今年因疫情,首次將聯合對談改以線上形式舉辦,邀集八…

為對抗中國入侵,一對姊妹帶頭揭竿越南獨立運動之戰

文/小倉貞男;譯/林巍翰 越南的歷史總是會受到中國局勢的左右,而中國對越南的統治具有雙重的意義:中國歷代王朝把官僚體系、社會組織、儒教、佛教和道教等帶進越南。除了使用漢字,中國還以軟硬兼施的手法,透過各種文化元素,把越南打造成一個複製版的中國社會。這樣的做法,當然會對越南社會產生複雜的影響。 越南人…

無法決定國名,但越南人創自己的字,越南文化有了靈魂

文/小倉貞男;譯/林巍翰 「越南」(VIETNAM)這個國名,並不是越南自己取的,而是中國為首次統一這個國度的王朝──「阮朝」所取的名字。當時,越南還沒有權力替自己的國家命名。 一八〇二年五月一日,越南最後一個王朝「阮朝」成立了。史上第一個統一越南全境的阮福映即位為皇帝,並定年號為「嘉隆」。因為當時…

同樣來自越南,河粉店老闆卻稱呼她們「那些越南妹」

文/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 如果算得寬一點,我自己的越南史,可以從大學時代說起,只是,當時的我還不知道。 那時,常常去學校附近的燒臘店吃飯,老闆講的是廣東國語,我以為他們來自香港。直到大約十五年之後,我因為要辦越南文《四方報》,才知道燒臘店的老闆是越戰結束後、從越南來到台灣的廣東華…

【2020國際出版暨版權經紀專業論壇】KPOP偶像書單不容小覷、非小說類異軍突起——泰國、越南書市觀察

文/愛麗絲 2020年第八屆版權營,更名為國際出版暨版權經紀專業論壇,雖逢疫情無法邀集世界各地的出版人齊聚一堂,改採錄影形式,橫跨各大洲的版權代理、編輯、書探等出版人,仍能「從文字出發,朝世界邁進」,彼此交流。除了作為打造出版業「台流」的參考,也分享彼此在疫情之下觀察到的書市轉變。 泰國書市觀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