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有錢人需要立遺囑——專訪《人生最重要的使用說明書》作者劉韋德

文/愛麗絲 「我告訴媽媽,兒子想發奮圖強,要支持他、給他相對應的工具啊,」劉韋德笑稱自己或許從小就特別擅長溝通、說服他人,在科技產品所費不貲的年代,成功讓母親買下他夢寐以求的語言學習機,「雖然現在回頭看,那不過是台可以錄音、能重複播放的機器罷了。」 孩子不是會吵就有糖吃,童年時劉韋德早發現該怎麼「吵…

年少時代,喝下一瓶文學能量飲──專訪陳玠安

記錄整理/鄭博元 大疫之年,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型態被改變了,人心也隱隱著透出對未來的不安。此時,透過文學、閱讀探尋一方平靜,是一劑良藥。「混亂世代中的文學對話」系列講座,將邀集不同領域的講者,分享閱讀與創作的啟蒙。自9月起至2022年2月,將於文房.文化閱讀空間展開一系列的精彩對談。 文學能量飲:「…

【經典也青春】愛自己的孩子,其實是種想像力的練習 ——賴淑玲談安德魯.所羅門的《背離親緣》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這幾年來很少有一本書讓我如此感到錐心刺骨的疼痛,也很少有一個說書人的話語和眼眶裡忍住不落下的淚,讓我動容。 《背離親緣》的作者安德魯.所羅門以自身的生命經歷,以及十年間訪問三百多個家庭,去追索個體「差異」及其父母家人在公眾社會所面對的存在意義與價值問題。…

【三月:世代戰爭】陳栢青:世界史的結構(或色情片小史)

文/陳栢青 1. 那真是異軍殺出,競選已經到了子彈打完了「掏出鞋緣所藏短刀或是用刺刀貼身戳擊」的肉搏時刻。這時一群人忽然組成聯盟,廣播裡稱呼他們聯盟名稱叫「性望愛」呢,在性裡誕生出愛,我想那真是太大膽的主張了,忍不住想為他們拍拍手,後來聽清楚才知道他們自稱「信望盟」,想想這名字雖然沒有「信望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