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沙林傑;譯/劉議方 「一名作家的宿敵是另一名作家。」 ──沙林傑[1] 在美國文學界,沙林傑就如同《綠野仙蹤》裡的奧茲國巫師。人們為了見上沙林傑一面,跋涉數日,希望他能治癒他們的苦痛。但就像巫師一樣,沙林傑的法力並非無邊,他能為那些書迷做的,他們自己也做得到。即便你冒險前往新罕布夏州的科尼許鎮[…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標示了一個對人類來說進退兩難的困境。一方面我們需要數位技術的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我們又不想面對,不受控的監控資本主義,對於個人自主性、隱私權、自決權的侵害。 這段歷史到底發生什麼事?為什麼監控資本主義可以逃過法規中層層疊疊對於個體權利的保護。為什麼社會的意識形態會認為,所有人類行…
文/史蒂芬.李維;譯/許恬寧 「你可能認識的朋友」很受歡迎:那是實用的提醒,幫你連上認識的人,讓你的臉書體驗更有價值。但這個功能有時也令人不安,人們會質疑為什麼那些人選會出現在你的動態消息上,那些人和你沒有明顯關聯,有時甚至是你很不想有交集的人。曾有性工作者發現臉書推薦她與客戶成為好友,但客戶並不知…
文/陳業鑫 行銷總監 Sean 與一位前來應徵數據分析研究員的應徵者有約。應徵者到了以後,Sean 請助理先交給他三份文件,包括:公司的制式履歷表、性向測驗以及智力測驗,填寫完以後,才開始進行面試。 Sean 要應徵者先簡短自我介紹,接著仔細詢問了他前一份工作的狀況,雙方談了十來分鐘,Sean 突然…
文/黃彥霖 以前都以為科幻小說比較接近大眾文學,理當擁有廣大的讀者群才是,不過後來聽從事出版業的朋友說了之後才知道,其實台灣算不上科幻閱讀風氣發達的地方。縱使如此,我知道仍有像是臺大科幻社、中華科幻學會這樣的社群,以及許多獨立的個人(例如科幻翻譯的大前輩卡蘭坦斯或是評論家馬立軒),不斷透過出版以外的…
文/戴夫.艾格斯(Dave Eggers);譯者:龐元媛 這次是她展開透明人生之後第二次回老家,她知道這次一定會更好。她要先跟爸媽談談攝影機的事,想必只是誤會一場,然後就要讓那些曾經表達關心的觀眾再看看爸媽,也要請爸媽謝謝那些傳來笑臉、出手相助的網友。 她看見爸媽在廚房切蔬菜。 「你們好嗎?」她說…
文/犁客 一名二十幾歲男子迷戀偶像,這不奇怪;這名男子因此會去關注該偶像的社群網站、追蹤她的動態訊息,這也不奇怪;這名男子看著偶像的照片、下載,這也不算奇怪,然後他把照片放大、放大、放大⋯⋯直到偶像眼中的街景倒影佔據整個螢幕──呃,這有點怪了吧? 男子從偶像眼中的倒影,比對Google街景,找到偶像…
文/愛德華‧史諾登;譯/蕭美惠、鄭勝得 我的名字是愛德華.約瑟夫.史諾登。我曾經為政府服務,但現在,我為民眾服務。我花了將近三十年才明白這是有差別的,而當我明白時,我在辦公室惹出了一些紕漏。結果,我現在把時間都用於保護民眾不受我以前身分的危害—一個中情局(CIA)和國安局(NSA)的間諜,又一個自以…
文╱郭書瑄 下課時,大夥總會聚在教室樓下的交誼廳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內容看似隨意,但我很快發現,這種不能過度涉及隱私,又要保持有趣的閒聊,其實是門高深學問。 從我開始寫作這本書起,保羅先生就不時發出問句:「妳該不會在書裡都把我和我家當笑話看吧?」「妳該不會連這件事都寫進去了吧?」 或是當我偶爾在社群…
關於新世代的困境,22K的惡法,什麼台灣年輕人缺乏狼性,社會hen公平等等這類的話題,其實已經討論了好幾年(#喂不是說好不戰這個)。更慘的是每當有些人被破格任用拔擢,當上了什麼總經理還董事長的,就會被人家檢討每個月爽領多少之類的。 其實上班族都知道薪水算是隱私的一部分,不好隨便問,雖然過年還是會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