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朝里樹(監修) 正月【正月】 慶祝新的一年到來,歡騰的正月, 最早是恭迎祖先靈魂,款待「年神」的例行活動。 門松是迎神的引路記號, 也是阻隔異界與現世的界線 正月的例行活動,保留了濃厚的原始日本信仰色彩。最早,正月舉行各種例行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迎接祖先靈魂,也就是「年神」的到來。 家家戶戶門口的「…
文/三明治先生 在一次被稱為「天擇」的病毒大流行後,世界各國都束手無策,只有這個國家的元首成功戰勝了病毒,從此就成了真神。 在這個世界裡,人們可以透過一種名為「信」的裝置進入「神域」,神域之中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監控。還有一個稱為「無」的空間,不知誰建立的,也不知道誰在管理,但在「無」之中不用受到監控,…
文/陳伯軒 還好,天才胡以魯沒有真的去彈按李赫特與妮娜故居裡的那兩架鋼琴,否則,那將會成為一道啟靈的咒語,將往日種種的缺憾釋放出來,重顯於記憶。 偏偏,這是一趟關於遺忘的追尋。 鋼琴老師愛米麗死後,留下的鋼琴教室,不知該如何收拾。《尋琴者》的故事於焉展開,透過愛米麗的先生林桑與主要敘事者天才調音師的…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再次,大大恭喜馬欣七月即將出版《邊緣人手記:寫給在喧囂中仍孤獨的我們》,期待! 我曾經舉手想翻譯喜愛作家的作品,例如松本清張的《半生記》、井上靖的《天平之甍》,而那十數年中有時間和餘力伏案完成的唯有宮本輝的《幻之光》及《月光之東》 2004年讀到《錦繡》…
文/蘿莉.摩爾;譯/劉怡德 由光所構成的我們 貓的智慧深化我的理解 我從貓夥伴身上獲益良多,他們引導我去了解我的靈魂是一次性地投身在這個身體,透過這樣的結合來進行轉化、學習與進化。我的身體是靈魂暫時的居所,而靈魂是身體暫時的守護者。 貓讓我重新理解身體是什麼,認識我與自己身體的關係,就如同我與人類朋…
文/林玫伶 這是一本描寫死後世界的故事,雖說「未知生,焉知死」,但人們對於死亡在畏懼之外仍充滿好奇,世界各地文化有種種傳說,不論死後來的是牛頭馬面還是慈愛的神明,通往彼岸的是奈何橋還是幽暗的隧道……,都代表我們對另一個未知世界的無限想像。 但本書又不只描寫死後世界。故事中有兩位主角,一個是在現實生活…
文/犁客 「我喜歡看電影,」鍾灼輝說,「尤其喜歡看真人實事改編的電影。」 如果將鍾灼輝的生平改編成電影,很可能會被觀眾認為編劇加入太多誇張設定──鍾灼輝當過香港警署的高級督察,是認知心理學博士、犯罪心理學家,會品酒、品茶,會開船、開飛機,會滑雪、是潛水教練,在射擊比賽中拿過金牌,還是心靈類書籍的暢銷…
文/Scarlet原載於【分享書】,經作者同意轉載 我喜歡記錄閱讀完的隨筆,不算書評。只是些看完隨手記錄的想法及思考。 現在回想起和《偷書賊》的緣分一直很奇妙,每每瞥見架上的它都想著那這次就借回去看好了,卻總是當看見另外一本更吸引我書時重新把它放回架上,默默想著下一次再借,屢試不爽。 也或許是我一直…
側記/尤騰輝;攝影/柯鈞彧、鄭唯云 每個青春期躁動的靈魂裡,都有一股追求獨特的慾望。青年們觀看、聆聽不同的思想、書籍和音樂,藉此餵養自身對世界與知識探索的渴望。這個時期所接收的次文化涵養,形塑了青年面對世界時的姿態。 陳德政策劃的《我們的1990s──重回那個自由躁動的年代 Memory Tapes…
文/楚影 第三本詩集的意義是什麼,我沒想幾秒就得到了答案:跟之前一樣是愛吧。隨著心的變化,可能寒冷,可能溫暖,都是被寫下的篇章,要提醒自己愛過,也傷過。 其實也在提醒著別人,凡是犯了傷心的狀態,不管在自己的地圖上逃得有多遠,隱蔽得有多幽深,只要聽見或看見一些文字的組成,仍然會被回憶輕易擊殺,受困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