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對中國政府而言,他們在新疆做的事是成功的。」閻紀宇說,「前幾年還看得到一些反抗暴動,現在已經不會發生了。檢查站少了,有些營區荒廢了,因為每個人的心裡都已經建了『小警總』。」 中共官方雖然常常宣稱某某地區「自古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自古」控制新疆的政權就換來換去,直到清朝佔領新疆之…
編譯/愛麗絲 75 歲英美籍印度作家薩爾曼.魯西迪(Salman Rushdie)日前在紐約演講中遇襲,遭刺傷臉部、頸部與腹部,其經紀人安德魯.威利(Andrew Wylie)表示,魯西迪其中一隻手臂神經與肝臟受損,且很可能會失去一隻眼睛。不幸中的大幸,魯西迪近日已摘下呼吸器並能再次說話。 1988…
文/本傑明.莫瑟;譯/堯嘉寧 歷經這次失敗以後,美國筆會需要一名女性會長。梅勒的任期在一九八六年六月結束,小說家霍爾滕斯.卡里舍爾(Hortense Calisher)成為下一個選擇。然而卡里舍爾旋即與負責行政事務的肯納利發生不合,而且在一年後就辭職了,但當時蘇珊找到一個方法讓各方都保有尊嚴。她曾被…
文/吳明益 「別傻了,」祖穆魯德陰沉地說:「我們正在人間建立恐怖統治,只有一件事能夠讓這些酷行合理化:要不就是宗教,要不就是神。反正以某種神性實體為名,我們就能為所欲為,不管多殘酷,大部分下面的笨蛋硬著頭皮也會吞下去。」 在那本令我著迷得喘不過氣來的《午夜之子》裡,魯西迪是這樣描寫敘事者撒利姆「外公…
編譯/黃彥霖 在現代做一個書寫者並非易事。藝術資金縮水、記者成群解雇、廣播預算削減,出版界的生態如持續變動的地殼,想單純以書寫維生越來越難。 澳洲兩位作者莫爾浩斯(Frank Moorhouse)和艾爾譚(Ben Eltham)先前曾提出他們的觀察:連在文化政策討論中,藝術家都是明顯被忽略的,更廣泛…
編譯/陳慧敏 不畏伊朗抵制,印度裔英國小說家魯西迪(Salman Rushdie)在法蘭克福書展開幕當天(13日)登台演講。他說,文學雖然不是士兵,也沒有坦克車,但文學可以把我們所有的追問放入小說,挑戰政治正確,挑戰苟且姑息,挑戰恐懼,擁有大無畏的力量。 魯西迪是在 1988 年出版《魔鬼詩篇》(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