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臥斧 ※原收錄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早年讀與犯罪有關的非虛構作品時,大抵抱持著「做功課」的心態──倘若俺寫故事時需要描繪歹角,那麼俺得理解一個「壞人」是怎麼回事。假若這個壞人不是因為生活困境而偷盜、不是因為情勢所迫而殺戮,那麼就更值得搞清楚他的動機、欲望,或者他為什麼會在成長過程當…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接連有幾事讓俺想起《沒人知道我走了》。 不計在學期間因為作業之類要求而寫的東西,俺自己的小說練習大抵從寫短篇開始,那些作品自娛自樂,有的曾刊在自己的網站裡頭,都沒有正式發表。寫前幾篇的時候,對於篇幅該要多少如何控制字數其實毫無概念,只是覺得「這個故…
推理小說中,每一個偵探推究真相的過程,或許也還原了某些世代的集體記憶與庶民生活。如今,越來越多推理小說以臺灣作為背景,翻開紙頁,發現熟悉的路邊攤、熱炒店或是便利商店成為偵探辦案的故事場景,感覺超酷的!本集《閱讀夏LaLa》,夏宇童、陳夏民介紹「疑案辦」與「碎夢大道三部曲」,討論兩者如何透過臺味十足的…
文/沈眠 小說是虛構的技藝,但為什麼有人要在小說裡加入真實事件?寫了真實事件,怎麼還能算是「小說」?換個角度看,虛構的時候,就完全不會用到真實事件嗎?或者,虛構的小說,就會和「真實」沒有關係嗎?《女神自助餐》作者劉芷妤,和「碎夢三部曲」作者臥斧,於2020年7月18日午後在讀字書店,以「你寫的是小說…
文/沈眠 《南方從來不下雪》作者陳育萱,與《FIX》作者臥斧,2020年2月22日在讀字書店展開對談。兩人同樣是以作品介入社會議題的小說家,本日他們便來分享如何以作品揭露不公不義,希冀照亮社會暗角。 不明白人生的路線圖,是非常危險的 在媒體工作的臥斧,直言與陳育萱並不熟識,上一次碰面是在她出版《不測…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因為近幾年俺常在出版的作品裡置入現實事件,所以有些講座或課程,會找俺講「從現實取材」或「實案改編」之類的題目,尤其在《FIX》出版之後,這種情況更多。 倘若時間可以配合,分享這類創作經驗自然沒啥問題;但有時俺會在準備講座內容時,生出一些奇妙感想。 …
因為「華文推理馬拉松」的緣故,這回閱讀榜上華文推理作品相當多;除了大家熟悉的陳浩基(作品全數上榜!)以及臥斧,華文推理馬拉松也讓人發現更多值得一讀的在地作品,有的探索社會案件的內裡,有的爬梳歷史事件的始末,有的反應台灣及香港的現實氛圍,有的根本像是預言。 而這些作品,會讓人真切而深沉地理解:能夠平凡…
每隔一陣子,就有人在各種論壇問「台灣有人寫推理嗎?」「有推薦的華文推理嗎?」,回應中也幾乎都會看到「華文推理都很爛所以我只讀翻譯書」這類邏輯明顯有問題的言論。 台灣的大眾小說市場發展相當古怪,但台灣的推理讀者及創作者,在網際網路發展伊始就已經在這個虛擬空間集結,多年來持續發展,在縫隙(及許多人奇妙的…
文/臥斧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前幾天與剛出新書《失物風景》的友人夏民在線上閒聊,他說到2018年終於結束了,今年很忙之類;俺說其實年年都忙,而且俺準確地記得2017年的年末俺在忙什麼。 那事的起因要再往前推兩年。 2015年的下半年,俺正在寫長篇《抵達夢土通知我》的稿子。這部長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