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怎能這麼殘忍,在我斷食時用鍋子煎培根呢?

文/布里吉德‧迪蘭尼;譯/閻蕙群 我的身體認為斷食最終會導致死亡,它不知道飢餓何時會結束,它無法分辨接受雜誌的委託而斷食、以及為了北愛爾蘭的政治情勢而絕食抗議,兩者有何不同。我是在療癒身體?還是在令自己病入膏肓並與死神搏鬥? 愛因斯坦曾說:「一個餓著肚子的人不會是個高明的政治顧問。」我當初會答應斷食…

我們為大吃大喝後悔,用不吃不喝贖罪

文/布里吉德‧迪蘭尼;譯/閻蕙群 在我開始斷食的時候,Instagram也出現一堆標榜「潔淨飲食」的年輕正妹,她們多半是身材纖細而且很有錢的白人美眉,經常在全球各地的頂級名勝度假。她們不吃糖、麩質或乳製品,她們明明不愛吃,卻總能做出美輪美奐、令人垂涎三尺的奇亞籽布丁。這些網美發的照片不是在做瑜伽倒立…

【一週E書】你真的沒懷疑過那些「如何保持健康」的手段嗎?

文/犁客 大多數人同意「保持健康」是個好主意。就算我們不考慮什麼看起來是否賞心悅目啦、選衣服時顧慮比較少啦之類虛華理由,少點這裡痛那裡痛的問題、想去哪裡想幹什麼都比較沒有顧慮絕對是又實際又好理解的動機。 也有很多人沒法子好好保持健康。不不,我們不是要說人都有惰性啦、連上班時爬個幾層樓梯都不肯的人當然…

不是每年都健檢一次,怎麼還會罹癌呢?

文/朱芯儀 說不曾生氣是騙人的。現在能笑著跟大家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是因為已經走到這裡;現在能說著「也許這是一場重考,因為我以前做得不夠好」,其實已經經歷了百轉千迴。 曾經朋友說過,他認識一位約五十多歲的姐,平常過得優雅有品味,兩個兒子十來歲在歐洲念書,她就是喝喝紅酒、沒事出國走走,就是好日子…

你的骨質好嗎?

文/陳亮恭、潘文涵 固然肌肉是現在對於失能預防的重點關注議題,但骨骼的強度也是一個影響深遠的因素。肌肉量與肌肉力量不足會增加跌倒的風險,但骨質的不足會加重跌倒後骨折的風險,高齡者發生骨鬆性骨折是非常嚴重的後果,雖然骨折的手術已經非常先進,但手術後的恢復才是關鍵。萬一高齡者又是肌少症的患者,術後又勢必…

【一週E書】奧黛莉是奧黛莉,蘇菲亞是蘇菲亞

文/犁客 出生於義大利、活躍在好萊塢的影星蘇菲亞羅蘭,有一回受邀到奧黛莉赫本家裡作客吃飯──奧黛莉年長蘇菲亞幾歲,出生於比利時,是當時英國舞台劇與美國好萊塢電影裡的巨星。蘇菲亞很興奮,有點緊張,不過奧黛莉人很好,兩人聊得開心;上菜了,在兩人面前各有一盤沙拉。蘇菲亞吃了那盤沙拉,奧黛莉吃了自己那盤沙拉…

想要長壽,從走路開始吧

文/石黒成治;譯/林巍翰 人類走路的動態結構,是先伸出一隻腳,當身體的重量往前移動時,另一隻腳會用來支撐全身的重量。如果用來支撐身體全部重量的腳不夠力,已經伸出去的前腳就得快點著地才行。然而,如此將會使步幅縮小,看起來也會失去穩定感。現代社會中,許多人的工作都是坐在桌子前完成,生活中不太需要走路,好…

【讀者舉手】誰說我很笨?──讀《打破大腦偽科學》

文/翁玉玲 讓個熟悉探測大腦結構的人來說這些故事,顯然是比一般人上手得多,因此,就算這是一本類解釋的書籍,也要在翻看之餘,保持對於科學的某種敬意與質疑。《打破大腦偽科學》非常不客氣地解說一些看似理所當然但細查之下有許多疑問的迷思,並給予親民式的解答。 讓大腦在快樂中學習 以類似擬人化的方式去形容那些…

現在我的身體不想要兩公升的水

文/金南喜;譯/牟仁慧 工作室剛開幕的那年夏天特別炎熱,政府幾乎每天都會發出酷暑警報。在炎熱的夏天即將結束之際,一位住在大邱的五十多歲主婦A來找我。帶著滿臉笑容的A女雖然汗流浹背,但依然買了各種水果說要送我。 我問她為什麼特地跑這麼遠來找我諮詢。 「我水腫得太嚴重了。」 A女大嘆了一口氣表示她的水腫…

【GENE思書軒】肌肉大塊才健康?其實我們《天生不愛動》!

當初來台灣念大學時,可能馬來西亞常在羽毛球國際賽事中獲獎,很多台灣同學都以為我們大馬僑生是照三餐打羽毛球的,所以常邀我去打羽毛球,可是我的官方回答都是:球拍我只用來打過人,沒打過球⋯⋯ 因為出生時短暫缺氧而導致輕微腦性麻痺,小腦受損而動作不協調,中小學時只要遇到需要和其他人進行的球類運動,不是當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