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枯燥與平凡結合成巧妙的故事──「教場」系列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讀了日本作家長岡弘樹的《教場》、《教場2》及《教場0》(教場0 刑事指導官・風間公親)系列小說,三本都是短篇連作集,相當有趣──不是那種置入超多龐雜資訊與典故以構築出複雜故事的有趣,也不是那種奇想天外做出超乎想像設定把情節從基底就扎在一個未知領域的…

每個人都拚命保護自己想保護的人,只是命運讓某些保護成了犯罪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一個社會制度背後構成的原因可能很複雜(當然,這指的是民主政體,專制政體的反正領導說了算),執行成果也不見得完全能達成建立制度時的目的,因為除了建立制度時是否做了通盤考量、相關規定留有多少與時俱進的彈性之外,制度執行本身就有很多變數。暫且不論時代變化…

時代的變遷與時代樣貌的差異特別容易反映在「犯罪」上──專訪《警官之血》作者佐佐木讓

筆訪/犁客;文字/佐佐木讓 代表國家行使暴力的主要單位是軍隊和警察,無論什麼時代,軍隊大致上面對的都是「外面」,做的事情本質上也類似,但大致上面對「裡面」的警察,在不同時代,做的事可能有很大的變化。 例如日本,從二次大戰之後、開始民主化要重新振興經濟,一直到20、21世紀交界時期,社會狀況有很大的變…

「我想寫的不是社會的重大事件,而是個人的重大事件。」──專訪橫山秀夫

筆訪/犁客;文字/橫山秀夫 1989年,日本的昭和64年。這是昭和的最後一年,而且只有短短七天──昭和天皇在1月7日駕崩,平成年代隨之來臨。小說《64》裡提到的綁架事件,就發生在這段時間。綁架事件出現遇害的女孩、心碎的家屬、震驚的民眾,及因為沒能擒凶而感受複雜的警方。 過了近二十年,追溯期將至,警界…

【一週E書】簡直討打。不,他簡直找死。但是⋯⋯

文/犁客 看過《哆啦A夢》你就會知道,在現實裡當胖虎是件爽事──現實裡沒有來自未來從口袋摸出神奇道具的哆啦A夢,代表你對大雄壞一點他會逆來順受你對他好一點他會感恩戴德,小夫會自動奉獻玩具或者你可以要他被動奉獻玩具,只要不要參與大長篇的發展,你甚至可以不用顯露正義感對付來自其他世界的力量,只要在自己的…

道德上,我們可以反抗打人的警察嗎?

文/ 賴天恆 妳的朋友跑去抗議。抗議的內容搞不好是為了臺獨,搞不好是為了統一,搞不好是為了紅花不夠紅、綠葉不夠綠,搞不好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國文課本等級的廢文。不管如何,他在直播,但手機快沒電了。他請妳拿個行動電源給他。 假設一:妳要把行動電源拿給朋友時,莫名其妙衝出來一個人,把妳的行動電源摔壞,…

他們不是主犯,卻提供了犯行中不可或缺的人力

文/提摩希.史奈德;譯/劉維人 如果你因為職務所需而必須攜帶武器武裝自己,願上帝佑你、守護你的生命。請你務必記得,過去許多邪惡的暴行,都起於軍警人員發現他們開始執行不尋常的任務。如果某天你必須面對相同的情況,請隨時準備好說「不」。 在威權政府中通常都有一群鎮暴特警,他們專門負責驅逐試圖抗議的群眾,此…

公權力、媒體,以及恐怖情人──《被殺了三次的女孩》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最初拿到這份書稿時,書名叫《桶川跟蹤狂殺人事件》,譯自日本記者清水潔的《桶川ストーカー殺人事件─遺言》,內容有關一樁發生在1999年10月26日的謀殺案,日本警方調查時用的名稱是「JR桶川站西口女大學生路上殺人事件」(JR桶川駅西口女子大生路上殺人事…

【法律白話文運動】政府想拆、居民不搬──究竟誰對誰錯?

※原載於【法律白話文】網站 某天一早,滑開新聞,進入眼簾的是焦點事件報導:「(4/26)大觀自救會突襲退輔會,噴漆撒冥紙,要求暫緩一切強拆重啟協商,行動持續一個多小時,首長皆未出面。退輔會斥責自救會影響辦公,要求警方清場,最後警察將自救會及聲援者清出門外,場面相當火爆。而後自救會成員鄭仲皓、聲援者古…

心靈神探,還是行為分析?從行為科學看犯罪剖繪的界限

主講:黃致豪律師/文章整理:黃亦安 人人心中都有鍵盤柯南,人人都想成為福爾摩斯,只憑雙眼一瞪、手指一摸、眉頭一皺,就能滔滔不絕地說出犯人的面貌和作案手法,然後瀟灑地轉身離開,留下一群滿臉敬畏的警察在原地。 但是,這畢竟是我們從小說和影視作品中看到的夢幻場景,在真實世界中,執法人員真的是這樣用行為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