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尼可 Nicolle 與其說臉書是一家科技公司,不如說是社交媒體公司。加入臉書沒多久,我就發現臉書人普遍熱衷「交際」。連結和社交不僅是這家公司的使命,也體現在工作場合之中。也許是企業文化使然,臉書吸引了一大批個性活潑、喜好交際的年輕人加入。公司為了方便員工溝通與合作,特別建構了一個企業版本的臉書…
文/張敏敏 五成以上的情緒耗竭,來自同事。一項針對辦公室上班族的統計,當問到目前工作中,與何種對象溝通感到困難,出乎意料的,超過一半的比例來自同儕,高達 54%,而公司外的顧客或廠商只占 16%(另外三成是來自主管)。 再進一步問,和自己單位內或部門外的同儕溝通,最常遇到的狀況是什麼?以下是十個關鍵…
作者/張敏敏 管理溝通強度,沒及時回應也不得罪人 要如何讓主管感受到訊息的重要性,讓他意識到這件事情意義重大?你必須善用不同的「溝通管道」,讓不同溝通強度的訊息有層次地交錯出現,幫助主管收到訊息後慎重考慮。 什麼是「溝通管道」?我們可以把溝通管道視為一個光譜,光譜的一端是「面對面溝通」,能夠乘載最多…
文/米果 攝影:流星同事不結婚到底干你什麼事,某人不結婚或離婚到底干你什麼事,大家還是喜歡拿幸福人生的偽正義標準來朝著認識或不認識的人亂槍掃射啊! 我先道歉,90度鞠躬那樣。說真的,我以前也犯過類似愚蠢的錯誤。 畢業之後開始第一份工作,是一家非常傳統守舊的金融企業,公司員工幾乎都有親戚關係,誰是誰的…
文/唐尼‧艾伯斯坦(Donny Ebenstein) 譯/洪士美 當你深陷困境時,身邊最親近的人往往也會是讓情況更形惡化的人。怎麼說呢?因為這些人和你同仇敵愾、立場一致,讓你認定自己沒有錯,還會強化你認為自己無力改變現況的想法。與支持你的朋友之間的對話,通常會像這樣: 溫蒂:我真不敢相信,這個周末我…
說到「憲哥」,過去也許你會立刻想起因為詼諧逗趣的主持風格而在演藝圈迅速竄紅、歷久不衰的吳宗憲,或是同樣常在電視螢光幕出現的「股市憲哥」──縱橫股市且身兼證券分析師、作家和節目主持人等身分的賴憲政。但如果是在職場或講師訓練的領域提到「憲哥」,我想大家就會馬上聯想到謝文憲這位既認真又同樣有著詼諧風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