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末涼子;譯/李喬智 就算擁有了世界上所有的東西, 但如果沒有朋友的話, 任何人都無法好好活下去。 ────亞里斯多德 大學入學考試在不安與焦慮的狀態中結束了,發布考取消息的日子也總算到來。一大早媒體資訊或運動新聞等節目就非常熱鬧,紛紛秀出「廣末涼子考上大學⁉」「廣末涼子會是繼吉永小百合之後,再…
台灣越來越重視思辨和論說。2018年開始學測國文寫作一反過去抒情散文的傳統,改成「知性」和「情意」兩大題,其中「知性」大致上就是寫論說文,考驗學生理解資料、建立論證、說明理由的能力。現在的高中生,除了散文、小說、新詩的文學獎,也有論述型的獎項可以參加,如師大持續舉辦的「人文經典會考」、Mplus和文…
文/迦森.奧托爾;譯/洪世民 “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力量越強,責任越大。」──蜘蛛人(Spider-Man)──伏爾泰(Voltaire) 二○一四年九月,名言調查員收到一封電子郵件,信中提出一個跟上述名言有關的問題。有人說這句…
文/迦森.奧托爾;譯/洪世民 祝你過得多采多姿。(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 這句話非常符合我的需求。一九六六年,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在南非開普敦大學畢業典禮致詞提及此句,並說它是「來自中國的詛咒」。的確,也有其他人稱之為「…
文/犁客 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的經典大作《火鳥》當中有個又壞又蠢的國王,將死之際忽然一陣惶恐──不是因為自己做了很多混蛋事,而是因為他猛地想起自己沒讀什麼書、要死了都還想不出什麼可以流傳後世的辭世名言。 蠢國王瀕死之際對名言錦句的渴望其實是種虛榮,他的想法同時隱含了兩個層面:一是如果多唸點書長點腦,…
文/鴻鴻 莎士比亞是英國人,斷無可疑。但是,是否英國人才擁有詮釋莎翁的「正宗」權利,恐怕未必。 莎士比亞本來在英國文壇並非主流,遑論大師,要到十八世紀德國文豪歌德把他捧上天,才紅回英國。當代的莎劇詮釋,許多其他國家都玩得更起勁。德國的歐斯特麥耶把《哈姆雷特》演成癲狂小丑、《奧賽羅》演成同志情,法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