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些遺憾與憂傷,都將成為比時間更堅實的存在

文/吳俞萱 親愛的岩井俊二: 女孩站在頂樓的邊緣,任雨水猛烈劈打。男孩走向她的背後,為她撐起傘來,任雨水猛烈劈打在自己身上。即使男孩不明白女孩的煩憂,仍決定要跟她站在一起,為她遮蔽那些煩憂。如果可以,他情願自己來承擔她所有暴雨般的心事──這部庵野秀明執導的電影《式日》,由你飾演那個癡情的男孩。鏡頭裡…

「如果我的演員身分能做什麼來推廣閱讀,我都很願意去做。」──專訪連俞涵

文/犁客 「如果演員都能夠持續寫、寫出一本書,」連俞涵說,「大家看到了,應該都會覺得自己做得到吧?」 講這句話的時候,連俞涵有種揉合了肯定的好奇表情,「應該是這樣的吧?/一定是這樣的吧!」兩種想法,同時出現。 連俞涵並不是想要讓大家覺得「寫書是件超簡單的事」──事實上,她念茲在茲的是想要讓大家感覺「…

【陳夏民用功讀世界】山,是會動的——談《德布西森林》與吳俞萱《居無》

《德布西森林》場景全部在森林裡進行,沒有明顯劇情線,有著的,是遭遇。 擔憂的母親拖著心神受創的女兒去登山,想讓她散散心,同時避避風頭,如此好意卻在這片綠意中變成一場惡夢。多半時間你就是看著這對母女選擇:選擇吃什麼野味,選擇對彼此袒露多少祕密,選擇在哪裡躲雨,選擇怎樣不要死。觀眾不一定能夠對母女的遭遇…

9/25 【2015年第三屆華文朗讀節──吳俞萱的即興詩場】

時間:2015 年 9 月 25 日 (五) 11:00 ~ 12:00 地點:台北華山東2BCD(台北市八德路一段一號) 朗讀者:吳俞萱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 活動網頁:點我進入 寫一首詩,接生自己 沒有比生命本身更偉大的藝術,詩不在外邊,就在每一個人的生命裡面,我們即使不讀文字,…

【果子離群索書】停格,探索,每個影像的詩意:讀吳俞萱《隨地腐朽》

書信體散文有時會出現一個破綻,作家常把書信對象的生平事蹟、豐功偉業贅述一遍,例如:「你是家族裡的老大,你父親是個礦工,二十歲那年,你娶了一位溫婉的女子為妻,她叫做溫婉窈……」 這不是廢話嗎?誰不清楚自己的生平履歷?除非對方得了失憶症,必須提醒重述。但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贅語?原因很簡單:那是書信體散文,…

楊德昌的洗手台/《隨地腐朽──小影迷的99封情書》

文/吳俞萱 Photo from Wikipedia 親愛的楊德昌: 十八歲的時候,我緊捏文字不放,想在裡頭掐出一個空間,安放那些過於徬徨的心事。我的老師告訴我,別寫了,把生活過好,詩自己會跑出來。於是我放下筆,不再刻意求詩。一年後,看了你的《一一》,我不得不記下那些衝向我的句子。老師看了那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