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意見 【讀者舉手】望向宇宙深處的同時,我們也望著人類社會的古老問題 發表於 20 4 月, 2021 By 讀者投稿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elish 以常識來說,天上有那麼多星星,這些恆星當中肯定有不少擁有行星。而在美好想像中,這世上既然有那麼多行星,裡頭肯定有些承載著外星生命。說不定在我們不知曉的宇宙彼端,連銀河帝國都存在也說不定。 不過現實是,人類一直要到1995年才初次確認到系外行星的存在。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還當氣候變遷是謊言?科學家警示:地球將在世紀末升溫2度,每年至少萬人死亡 發表於 10 6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大衛.華勒斯—威爾斯;譯/張靖之 實際情況比你以為的還要糟,而且糟很多。 有人主張氣候變遷是個緩慢的過程,這是個美麗的謊言!就和氣候變遷不存在的論調一樣害人不淺,因為這個主張還造成了幾種錯覺,讓我們以為可以安心。 完整文章
書單 地球我罩的!地球日50週年推薦書單 發表於 22 4 月, 2020 By 愛麗絲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愛麗絲 1970年4月22日,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Denis Hayes)發起的環保運動,被定義為世界上第一次群眾環保運動與地球日。 今年,地球日五十歲了。 我們讓地球變得更好了嗎? 完整文章
專訪 社會越艱困,故事越要擊退絕望、提供勇氣及安撫心靈──專訪《華龍之宮》上田早夕里 發表於 21 4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插畫/Cola 文/上田早夕里;筆訪/獨步文化編輯 「我長年嚮往海洋世界,感動於地球及生命的不可思議,對人類、其他種類智慧體及機械的共生關係懷有理想⋯⋯這部作品中也充滿了這些藉由科幻形式表現的浪漫主義。我希望這些浪漫情懷留在讀者心中。或許,當我們在面對殘酷的生存現實時,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將成為最強大的反擊武器。」 ──作者上田早夕里獻給臺灣讀者的話 完整文章
雜誌精選 我們必須有50%的海洋受到保護,才能改變現況 發表於 24 7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李永適;攝影/瑞貝卡.黑爾(REBECCA HALE) 今日的海洋有5%受到保護,但科學告訴我們,必須有50%的海洋受到保護,才能改變現況。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如果地球上所有人保持距離幾週,感冒會絕跡嗎? 發表於 24 6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蘭德爾.門羅;譯/黃靜雅 Q:如果地球上所有的人彼此保持距離幾個星期,這樣普通感冒會不會絕跡?──莎拉.尤爾特(Sarah Ewart) A:這樣做值得嗎? 普通感冒是由各種不同的病毒引起的[1],但鼻病毒是最常見的罪魁禍首。這些病毒接管鼻子和喉嚨裡的細胞,並利用這些細胞來製造更多的病毒。幾天之後,你的免疫系統才會發現此事,並啟動來消滅病毒[2],但那時候平均來說,你早已傳染給另 1 完整文章
雜誌精選 海洋微塑膠,要塑膠還是要地球? 發表於 18 6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exels 撰文/李永適;攝影/大衛.李特舒瓦格 DAVID LIITTSCHWAGER 在夏威夷外海用細網連續拖撈八分鐘, 就能撈起2459個塑膠顆粒,大多數只有沙粒大小;細網也撈到一團碎裂的漁網(右方)和一個塑膠瓶蓋(右下方)。 完整文章
GENE思書軒 【GENE思書軒】不需要邪惡組織,我們自己就可以毀滅地球! 發表於 12 11 月, 2018 By Gene Photo Credit: Pixabay 我常常看到一種言論:如果要拯救地球,人類該先滅絕。面對這種言論,我只想回說:那您幹嘛不去⋯⋯ 不少媒體表示,人類消滅地球生物物種的速度,堪稱「第六次大滅絕」。許許多多存活在地球成萬上億年的動植物,成了人類的食物,在它們絕大部分無法馴養的情況下被人類通通吃光,或因人類大肆開墾野地作為農田、城市、工廠等等而從此滅絕;人類大幅改變河川、湖泊、海洋,也讓生活其中的多個物種慘遭池魚之殃。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太空旅行的未來──出走地球,奔向眾星! 發表於 22 2 月, 2017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加來道雄 我們在宇宙海洋的岸邊已經流連夠久,終於,我們做好準備要航向眾星了。 ──卡爾.薩根 神話中的眾神,在強有力的雙輪馬車上,漫遊通過奧林匹克山的天庭。古挪威諸神,在強大的維京船上,通過宇宙海洋,向神的居所阿斯加爾德(Asgard)前進。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