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其實很多年前就有出版社提過出書的計劃,」郭婞淳笑著說,「但那時自己覺得還沒到點──就還沒達成目標,至少該拿到奧運吧?」 「很多年前」究竟是多少年前,郭婞淳沒有明說,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當時郭婞淳在國內體壇已非無名之輩。2021年,因疫情延期舉行的2020年東京奧運當中,郭婞淳以總和236公…
文/凱絲.畢曉普;譯/鍾玉玨 運動是如何發展成我們今天看到的模樣?運動(sport)這詞源於古法文「desport」,意思是「休閒」,最古老的定義出現在一三○○年左右,指的是「逗人開心」、「讓人放鬆」、「助興」、「有趣」的活動。22 也包含「慰藉、安撫、暖心」等意思,但這些不再和今天的運動有任何交集…
如果有一件壞事發生,只要能從中獲得一點正面思考,也就算是半件好事了吧。疫情發生之後,幾乎許多習慣的工作、生活方式都改變了,一開始被恐懼籠罩,甚至想過如果破產怎麼辦,但想透徹之後,也就沒有問題了。 如今,甚至有點喜歡當下的生活方式。畢竟,疫情以來的身體感──必須在意健康、在意看不見的病毒,而每一次的洗…
文/凱絲.畢曉普;譯/鍾玉玨 英國愛爾蘭裔自行車選手麥可.哈金森(Michael Hutchinson)指出,觀眾往往比得勝的選手更開心。教練與老師若抱著「運動最讓人開心的事莫過於勝利」,這樣的心態可能讓旗下選手不期待也不奢求開心這檔事。這也會影響運動員的思維模式,一旦贏了比賽,感受到的「狂喜」與他…
作者/羽生結弦;譯/莊雅琇 首次出戰世界錦標賽 二○一一年十二月,在大阪舉行花式滑冰全日本錦標賽。十七歲的羽生結弦,短曲出師不利,暫居第四;長曲扭轉頹勢,力壓王牌選手高橋大輔與小塚崇彥等人,排名第一。綜合成績排名第三,首次取得世界錦標賽參賽資格。 十七歲又三個月――這是繼一九九八年本田武史以來,時隔…
文╱林育賢(喵導) 成為一位真正的「翻滾男人」本來就不容易,如何面對失敗,才有成功的一天……。 最近的朋友圈經常聽到的話是:「很久沒有一件事可以讓大家凝聚共識了!」剛聽到這樣的說法時會心一笑,相信這是生活在台灣你我的共同感受吧!但這次我們不談政治,來聊聊有小奧運會之稱的「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簡稱「…
文/蘇上豪 十九世紀末重新舉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好迎上歐美新一波「致幻毒品」(narcotics)的濫用浪潮,為了表現得更好,運動員不免俗地使用了這些「藥品」,而其中就屬惡名昭彰的「古柯鹼」最受歡迎。 古柯鹼是古柯葉最主要的萃取物,一八六二年由德國生化學家艾伯特.尼費(Albert Niemann…
文/安德魯‧辛巴里斯 本文原刊載於讀書共和國,獲授權轉載 現在,我們想探討,是否有什麼「品牌效應」能讓旅客人數在比賽之後繼續成長。 最常見的說法是,主辦比賽會產生巨大的廣告效應,是讓主辦國打出品牌的絕佳機會。世界盃和奧運都有幾十億觀眾透過電視和網絡在收看,是打出觀光品牌和促進貿易投資的天賜良機。 賈…
文/「飛魚」麥可.菲爾普斯 Michael Phelps (史上最偉大的奧運選手、最多金牌紀錄保持人) 從以前到現在,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參加奧運。鮑伯.波曼不但讓這個夢想確實成真,還附帶許多其他的夢想。 當然,我也為參加雪梨奧運做了點準備,接著是雅典,再來是北京,然後是倫敦。如果一切按照計畫進行,我還…
文/卡曼‧蓋洛 十九歲的佐藤真海過著多彩多姿的生活,每天在東京早稻田大學上課、跑步、游泳,還當啦啦隊,然而有一天,她左腳踝有點痛,檢查之下居然是癌症,幾週內,她截去左腿。 失去一條腿的佐藤感到絕望,不過她還是回大學讀書,「被運動拯救」。佐藤喜歡設定目標,也喜歡擊敗目標。「我失去一條腿後,培養出新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