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漫改編影視的作品中,左萱老師的《神之鄉》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在業界流傳一個說法,漫畫改編電視劇,需要最少五集以上的單行本,故事才會飽滿。偏偏在台漫的市場現況裡,超過一集以上的台漫非常稀少。 但是台漫中有非常多值得改編的故事,它需要遇到用心的影視團隊。這次《神之鄉》的改編叫好又叫座。宮廟文化結合青…
文/曾沅芷 二○二一年的台中一中校慶園遊會,出現了一塊引人注目的招牌:在一個射氣球遊戲的攤位,海報上畫了神似「顏清標」的兇惡男子,手上拿著手槍,問你:「少年的,欲拍銃無。」[1] 這大概是所有台中人,不,甚至是所有台灣人都會會心一笑的梗,因為畫海報學生所影射的對象明顯就是台中知名黑派人物──在黑白兩…
《吃便當》這書名容易遭致誤解,以為主題是在學校或公司帶便當/吃便當的心情與體驗,或者像《庖廚時光》那樣,分享做便當的戰果,不然至少談些什麼飲食文化。但都不是,此書是《鏡週刊》專欄選集,專欄名稱就叫「吃便當」。 吃便當,其實是吃午餐,而重點也不在午餐,在於人物專訪。以受訪者當日所食用的午餐為切入點,借…
文/李秉樞;人物攝影/Wu René 吳翛 滿滿咖啡廳,坐落在鬧區中的靜巷。室內斑駁的磚牆下,有著童年的木馬;一旁的書櫃上,陳列幾本你我長大後才讀懂的文學書。角落的植栽,靜靜呼吸。冬日午後,木桌上擺放的檯燈,投遞出一片暖黃。《花甲男孩轉大人》的編劇群,慢慢地訴說起,關於故事的心事…… 楊富閔出版於2…
文/犁客 「剛開始這個計劃時,我大概就已經有五、六十座廟的照片;」賴伯威說,「本來就要先累積足夠的量,才能分類,也才能繼續找新的目標。」 翻開建築師賴伯威的《寄生之廟》,會先在內文與封面之間的蝴蝶頁讀到一句話,「諸君所見,非名勝古蹟」。這句話在封底之前的蝴蝶頁會再出現一次,位置在版權頁的背後,多數書…
文/王品豊 受限於當前法令的問題,這個問題著實不好回答。以我個人來說,如果我非燒紙錢不可,那也只能想盡辦法達到目的,例如有環保金爐的廟宇,我會試著與廟方協商,表明願意支付清潔費,請廟方給予方便。通常廟方看在你誠意懇求的份上,大部分都會予以通融。 此外,入廟之前可先查清楚該廟提不提供燒紙錢的服務,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