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著大選也忙著買書!《出版人週刊》2016美國實體書市總體回顧

編譯/黃彥霖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 Weekly)根據Nielson BookScan的統計資料,摘要了2016年美國書市銷售報告,實體書整體銷量較2015成長了3.3%,總銷售冊數來到6.74億冊。作為全球出版產業龍頭,這已是美國實體書市連續第三年呈現出成長趨勢了。考慮到今年惡纏爛鬥…

英國出版業年報出爐,實體書銷售四年來首度翻紅

編譯/黃彥霖 英國出版商協會(The Publishers Association,以下簡稱 PA)發布 2015 年度的英國書市年報,其新聞稿標題下得令人振奮:英國出版牛市現,2015 年整體銷售額成長至 44 億英鎊。這個數字納入了實體、數位及雜誌期刊的營收,雖然只微幅成長了 1.3%,那股樂觀…

圖書館不死,只是變形──但會變成哪一形?

編譯/黃彥霖 經歷了半個世紀的知識以及信息爆炸,在人們習慣讓 Google 幫我們解答大部份想得到的疑難雜問之後,下一階段我們將會面對的是什麼樣的知識變革? 過去十年間,實體書與電子書之間的爭奪未有定論,近年開發者又試圖在文字書中加入影像、動畫,並解構過往「一書即是一本」的認知,將書本拆解成微片段,…

電子書銷售衰退、紙書回溫?休豪伊提出不同意見…

編譯/陳慧敏 電子書衰退,紙書回溫?作家休豪伊發起的作家收益報告(Author Earning)追蹤電子書銷售數據指出,電子書整體市場仍緩步成長,只是力道不如前幾年強勁,傳統出版商的電子書的確衰退,但獨立出版和亞馬遜旗下出版品牌的電子書吃下市場大餅。 美國出版商協會(Association of A…

【老貓出版偵查課】亞馬遜的實體書店代表的是社群評價與篩選系統的勝利

亞馬遜在西雅圖開張了實體書店。 面對亞馬遜這個策略,有些人解讀為實體書的勝利,這不太準確。即使是在線上賣書,亞馬遜賴以起家的銷售主力商品本來就是實體書,它在線上也是賣實體書,只是現在把賣場從線上延伸到了線下。 線上線下都是實體書,這不能解讀為實體書的勝利,甚至也不能解讀為「實體書店」的勝利。 因為亞…

從亞馬遜奪回電子書定價權 卻奪不回市場? 2015上半五大出版商電子書銷售衰退

編譯/陳慧敏 國際五大出版商 2014 年底陸續跟美國最大出版零售商亞馬遜(Amazon.com)簽署新的電子書合約,中間可謂峰迴路轉、爛招出盡,最後五大終於搶回電子書定價權,擺脫亞馬遜的價格破壞戰術,上調電子書價。不過,最新出爐的五大出版社 2015 上半年的電子書營收卻出現衰退,市場的發展走向,…

故事鬼才尼爾‧蓋曼:豐富的想像力,來自從不設限的閱讀經驗

編譯/陳慧敏 英國當代作家尼爾‧蓋曼(Neil Gaiman)的創作題材從奇幻、驚悚到科幻,橫跨領域從漫畫、長短篇小說、詩詞、兒童繪本到電影編劇等,獲獎無數,被稱為故事鬼才,他豐富的想像力,來自童年不受設限的閱讀,他在創作中,從不畏於處理爭議題材。

肚臍眼文學?朱宥勳:世代的偏見,就用實際書寫來釐清

文/朱宥勳 有一個經常被轉述、不知道真實性幾何的故事是這樣說的:有一個公司要空運觀賞魚,每次都大批大批死在運途中。後來,他們在魚缸裡面放入一條牠們的天敵,整群魚於是鎮日戒慎緊張,雖然偶爾也會被吃掉幾隻,但大多數都因而安然運抵目的地。

「自拍式」童書浪潮來襲:一本高度個人化的暢銷故事書如何影響兒童娛樂未來?

文/Felix Gillette、譯/趙萌萌本文原刊載於《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No.72》,獲授權刊登 幾年前,沙拉比(Asi Sharabi)翻閱著一本童書,這是他三歲的女兒收到的一份禮物。沙拉比想評估一下這本書是否適合作為女兒的睡前故事。這個獨特的故事用了一個小花招,是沙拉比從未見過的。書在印…

大數據與堅實網路社群當靠山 愛料理一年目標四到六本衝衝衝!

文/何宛芳 讀者的喜好基本上就是個大哉問,摸不清、猜不透,就像賭注一般既需要運氣又得要有點眼光與精算。然而,全台最大網路食譜社群愛料理出書卻完全無須為此糾結,不是因為他們心臟比較大顆,或是不愁獲利,而是因為愛料理擁有廣大網友行為的大數據做後盾,讀者喜好早就在他們的掌握之中,成為出書前最明確的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