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特.班雅明,譯/王涌、宋淑明 「我努力想捕捉大城市的生活經驗在一個市民階級孩子心中留下的畫面。」(《柏林童年.序言》) 「回憶,即使是最廣泛的回憶,也不總能累積成自傳。即便是與我特別有關的柏林歲月,回憶也肯定不能累積成自傳。因為自傳跟時間有關,有先後順序,乃生活連續流動的過程。我在這裡談的是空…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海明威說:「如果你夠幸運,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隨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 1992年我第一次去巴黎時,正巧香榭里榭大道大整修,春天的雨使得路上泥濘不堪,出差拉了大大小小行李的我與同事二人,每天狼狽不堪地步行、趕車、拜訪出版社,還要看…
文/葛芸 ※本文涉及《情感教育》一書情節及結局,請自行斟酌閱讀 福婁拜的《情感教育》故事從1840年開始,背景在法國巴黎,主角腓德烈克是名初入法學院的大學生,家境尚屬優渥,在一次返鄉的航程中邂逅了畫商阿爾努夫婦。還是名純情少男的腓德烈克立刻對阿爾努太太陷入情網,從此展開了長達二十年的情愛糾葛。以對阿…
文/陳凱潔 我終於到倫敦玩了一趟。 有很長一段的時間,我對英國毫無任何好感。後來隨著一次次身邊的朋友們提到英國大小事,讓我那沒理由的排斥,慢慢地瓦解。因為認識了一些人,我狹隘的心胸總算稍微擴大,而終於能心平氣和地欣賞著倫敦的輪廓。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原來更重要的是,行路前得先認識對的朋友,才…
文/犁客 如果你到法國巴黎旅行,除了熱門景點之外,或許可以到蒙馬特第十八區走走。你會在一處街角發現一座古怪的塑像,塑像的頭、手及一條腿伸出牆外,其他部分隱在牆中,看來像是這人正要同手同腳地穿牆而出,但被卡在半途。 這座塑像的長相用了法國作家馬歇爾.埃梅的臉,半陷於牆中的姿態則取自埃梅最有名的短篇《穿…
文/荷莉.塔克;譯/陳榮彬、廖崇佑、楊文斌、江威毅 十七世紀末的巴黎是一個充滿感官刺激、令人緊張兮兮的地方。狹窄的街道上,四處的高牆之間都迴盪著擾攘的尖叫聲,許多巴黎人都大聲抱怨著都市生活的種種危害:憤怒的鄰居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扒手搶了包包就逃走,樓上民宅動不動就把夜壺的屎尿倒在人行道上。馬車司機…
十九世紀的巴黎是個時尚、藝術、科技甚至文化,都是最具前瞻性的國際之都。而艾德蒙.羅斯坦德卻在這繁華的都市中陷入靈感枯竭的創作低潮。已經超過兩年創作不出任何劇本的他,面對生活上的經濟壓力、妻子的失望,使他對未來感到絕望。俗話說山窮水盡時,必定會柳暗花明!經友人的牽線,艾德蒙得以與大明星康斯丹.柯克蘭見…
文/羅宏.亞倫-卡隆;譯/韓書妍 久等數小時的記者們發現了他,紛紛拿起相機,高舉麥克風,打開鎂光燈。男人揚起頭,再度戴上墨鏡,接著迎向前,被相機的閃光燈吞沒。 卡爾拉格斐,時尚教父,身兼 Chanel、Fendi 以及自有品牌的設計師,產量極豐。這次出席歌劇院是為了協助喬治.巴蘭欽(George B…
文/犁客 「我認為創作者要有點蠻不講理、自行其是;」張亦絢說,「要有這個決心,而創作和這個決心有關。」 張亦絢在巴黎拿到的學位是電影及視聽研究所碩士,大學唸的是歷史,發表過短片和紀錄片、劇本和散文,但最令人眼睛一亮的,可能是她的小說創作。 「我功課還不錯,所以家裡會有期望;」張亦絢回憶,「高中本來就…
文/栞 ※原刊於【栞的心靈角落】,經作者同意轉載 2014年2月8日的晚上,台北飄著雨,誠品信義店齊聚一堂等著聽「不只是小說家:三國型男作家的城市故事」的讀者們。這三個型男作家分別是來自日本,著有「池袋西口公園」系列的石田衣良,來自法國,著有《明天我就不追了》、《明天我就不幹了》二書的吉爾.勒賈帝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