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稱孔子為「哲學家」是別有用心,儒家旨在維護既有體制 發表於 1 2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wikipedia 文/張喚民 與幾乎所有的「學者」不同,本文把孔子排在了諸子的最後。其理由:除了他是阻礙中國人養成獨立思考能力的罪魁,還有就是他的那些教條引起的筆者的生理反應。 完整文章
活動記錄 【2020國際出版暨版權經紀專業論壇】Click & Collect應戰、出版多元性需被重視——法國、德國書市觀察 發表於 3 12 月, 2020 By 愛麗絲 文/愛麗絲 2020年第八屆版權營,更名為國際出版暨版權經紀專業論壇,雖逢疫情無法邀集世界各地的出版人齊聚一堂,改採錄影形式,橫跨各大洲的版權代理、編輯、書探等出版人,仍能「從文字出發,朝世界邁進」,彼此交流。除了作為打造出版業「台流」的參考,也分享彼此在疫情之下觀察到的書市轉變。 法國書市觀察:二度封城,Click & Collect應戰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社會的階級愈分明,我們的社交焦慮愈強烈 發表於 1 9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理查.威金森、凱特.皮凱特;譯/溫澤元 大家常把偏低的社會地位跟貧窮的影響混為一談。我們都以為淒慘的物質條件(例如簡陋、擁擠的住家和品質不佳的食物),是貧窮與匱乏對窮人最直接的影響;不過隨著社會逐漸富裕,物質生活水準的重要性已不如以往。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能透過物質生活條件來判斷人們是否能正常參與社交生活,是否能避免遭到「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你不屬於這裡,向上流動的「冒牌者焦慮」 發表於 29 7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圖片截自: Youtube影片 文/理查.威金森、凱特.皮凱特;譯/溫澤元 不同社會階級的禮儀、風格與審美品味仍然具有鮮明的差別,所以當人們往社會階梯上一層爬時,例如勞工慢慢變成專業人士,通常都會覺得必須改變自己的社會認同,也會感到自己是個冒名的入侵者,時時刻刻都害怕自己的出身背景會被揭穿。 琳賽.漢利(Lynsey Hanley)在其著作《端莊得體:跨越階級鴻溝》(Respectable: Crossing the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人人平等的民主詐欺──美國四百年來被隱藏的階級真相 發表於 18 1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南西.伊森伯格;譯:王怡芬 美國民主從來不打算讓所有人民都享有真正的發言權。相反地,大眾得到的是象徵,而且往往是空泛的象徵。民族國家一直以來都建立在虛構的故事上,即國家元首可以代表人民,是人民的代理人。在美國版的故事中,總統必須訴諸共同的價值觀,以掩蓋深刻階級差異的存在。然而,即便這種策略奏效,團結背後的代價卻是源源不絕的意識形態詐欺。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雖然可恥,但卻那麼有用──寫給那些曾被霸凌的人 發表於 7 10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馬欣 在人群中,我微微冒汗著,我們都一列一列排在樓梯口,像動物頻道裡大遷徙的牛犢即將要衝破柵欄,每人一身藍色素服,遠方有蒸便當的鹹膩味。我們照例說應該是清爽、乾淨,遠看像會散發著如同蒼翠平原的氣味吧?沒有,今日是動物的莽原,被窗口陽光曬著炙辣。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讀者舉手】這樣的事在這個時代不會發生了。希望不會。《穿條紋衣的男孩》 發表於 9 9 月, 2016 By 讀者投稿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August Brill 文/Pamela 我們都聽過納粹的暴行和慘案,卻都忘了歷史其實離我們不遠,並有可能會再度發生。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別跟我談什麼專業,哥做的不只是電影。」 發表於 6 6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yesfuture 文/邱文仁 在大陸,「90後」是高度不配合的一群,換言之,他們是非常有主見的群體。他們身上就是有著一股「未來的味道」,你若選擇不聽不看不聞「90後思維」,任性地拒絕面對他們,那麼你可能只會離市場愈來愈遠!既然大陸的「90後」、「95後」充滿了「自由、平等、開放、參與」的互聯網精神。你若想要他們心甘情願地掏錢買單?那麼,不管你幾歲,你都得有「互聯網思維」。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溫柔的反思:台灣婚暴服務不為人知的一頁生命史 發表於 5 7 月, 2015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黃淑玲 (婦女救援基金會董事長) 展讀本書手稿時,我人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做研究,每到一個政府機構做完訪談,對這個寡民小國就多一分佩服。瑞典國家價值觀強調平等、民主、人權與協商,被公認是地球上男女最平等、人民生活最均富、接受國際難民最多的國家。 完整文章
專訪 即使只有一隻手臂與一隻眼,也要用力擁抱自由與平等價值──南非前大法官奧比‧薩克斯訪台《勇不放棄》新書對談 發表於 8 5 月, 2015 By 何宛芳 整理/何宛芳 「奧比大法官雖然只有一隻臂膀,但卻有神奇的力量。」《勇不放棄:唐獎得主的故事》作者也同時是新書發表會的對談人許芳菊如此形容。她表示,自己在寫這本書,認識唐獎首屆法治獎得主奧比‧薩克斯(Albie Sachs)之前,也曾認為南非跟臺灣沒什麼關係,感覺很遙遠,但研究之後才知道除了奧比的故事太感人非常戲劇化之外,原來臺灣與南非竟也存在著許多共同點。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