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藍儂曾寫歌譴責前團員,惡作劇程度堪比小學生

文/本村凌二、瀧乃美和子;譯/歐兆苓 英國人約翰.藍儂(John Lennon)自幼被父母拋棄,在伯母夫婦的扶養下長大成人,這份孤獨使他愛上在當時被視為壞音樂的搖滾樂,並與好友保羅(Paul McCartney)、喬治(George Harrison)和林哥(RingoStarr)組成了披頭四樂團(…

【一週E書】你身上最醜的部分是啥?

文/犁客 搖滾怪伯伯法蘭克.扎帕的樂團在1968年發行了一張專輯叫《我們只是要錢》,從封面設計就知道他們在諷刺披頭四;這張專輯裡有一首只有一分多鐘的曲子,叫做〈你身上最醜的部分是啥?〉開頭A段旋律蠻抒情,但進副歌就變得有點怪,接到一個又短又急的B段之後再來一次副歌,這曲子就突兀地結束了。在那個抒情A…

高中老師給藍儂的評語:工於巧辭,曠於時日,貧於成事

文/大衛.尼文;譯/章澤儀 搖滾巨星憑藉才華榮登名人殿堂。在各種珍貴紀錄之中必定夾著一張褪色的紙,上面沒有歌詞,沒有旋律,也沒有關於唱片或演唱會的盛大計畫,卻透露出端倪,預示此人將在十數年後震撼樂壇,甚至可能改變全世界。約翰.藍儂[1]在高中時期的成績單就是個例子。成績單上顯示,他是個不討喜的學生,…

想要看花的人,花永遠在那裡

文/史考特.巴瑞.考夫曼、卡洛琳.葛雷高爾;譯/蔡裴驊 想要看花的人,花永遠在那裡。 ──亨利.馬諦斯(Henri Matisse)[1] 在二○○七年的一項知名社會學實驗中,曾獲普立茲獎的《華盛頓郵報》記者金恩.溫加騰(Gene Weingarten),讓我們吃驚地窺見,我們的日常生活究竟錯過多少…

披頭四唱功突飛猛進的原因之一是「減肥」?

文/詹姆斯.威利、強尼.艾克頓、大衛.戈布雷;譯/張綺容、陳湘陽 1969 年,披頭四在倫敦西北區艾比路錄音室旁的斑馬線拍攝專輯封面,此後每年都有五十萬樂迷從世界各地蜂擁至這條平凡的斑馬線朝聖,許多樂迷年紀尚輕,根本沒見識過當年的「四頭熱」(Fab Four),倘若能跟發跡前的披頭四廝混,豈不是更有…

【GENE思書軒】天分、好運,還是一萬小時的練習?事實上,成功需要的是⋯⋯

聽過廣為流傳、關於成功的「一萬小時法則」嗎? 「一萬小時法則」是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暢銷書《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一書中提到的:「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

【編輯室報告】那年夏天,一首青春的歌

你並不真正記得。 發生過的事情。受過的傷。說過的話。一起去的地方。那時的風。 可總有一首歌,讓你想起那年夏天,那時的青春。 「那時候的夏天夜晚通常都看得到銀河和流星,望之久久便會生出人世存亡朝代興衰之感,其中比較傻的就有立誓將來要做番大事絕不虛度此生。」朱天心《古都》的夏天,因為幾首西洋老歌又重新熱…

【故事‧說書】人帥益生菌,人醜大腸菌──讀井上夢人著《橡皮靈魂》

文/Literaturer308 本文與【故事‧說書】合作刊載 有看過台灣2013年,賴俊羽導演執導《愛情無全順》的觀眾,想必不陌生光鮮亮麗的型男陳柏霖,如何演繹理工阿宅,拙蠢邋遢的小魯青年模樣,搭配上春風陣陣吹的絕美校花陳意涵,觀眾腦海裡,一時不由浮現「鮮花插在牛糞上」及「美女與野獸」的詞組字句……

《冰與火之歌》的殺人魔王為你上一堂死亡課

文/龍貓大王 今年3月8號,當新聞報導喬治馬汀(George Martin)過世的消息,瞬間震撼一群死忠的粉絲。 「當我聽到有個叫喬治馬汀的人過世了,我馬上聯想到是喬治RR馬汀(George R.R. Martin),我幾乎就要在班上放聲大叫。」一位把威斯特洛四大家族家徽當作封面圖的推特用戶留言。 …

音樂不只是音樂──它是記憶載體、小說格式,以及村上春樹

文/陳慧敏 通往村上春樹文學世界的入口,到底是一座井底、迷宮般的圖書館、海豚賓館的電梯,還是《1Q84》裡的高速公路安全梯?也許,閱讀時老是被你省略跳掉的音樂片段,是非常重要的線索,那裡可能是進入村上春樹文學世界的入口喔。 為什麼這麼說?最直覺的當然就是村上春樹的多本小說書名來自音樂曲目,《挪威的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