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作者已死,藝術品還有正確的「擺法」嗎?

荷蘭抽象藝術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紐約市I》自1945年起公開展出,但最近有藝術史家指出,七十幾年來這幅畫似乎都被掛顛倒了。 《紐約市I》,以紅、黃、黑三色線條構成紐約市的抽象景色。照《衛報》報導,藝術史家 Susanne Meyer-Büser 比對了蒙德里安工作室的照片,認為不管是1945年起在紐約…

你看的樹其實不是樹?轉個彎,發現藝術不一樣

文/卡洛琳.施拉姆(Carolyn Schlam);譯/廖桓偉 沒有光線,我們什麼都看不見 光線是藝術家必須應付的頭號現實。它是讓所有事物都可見的天然作用,而「照明」是指人工的光源。畫家必須適當安排這兩者,通常還會選擇或設置他們最偏好的條件。 出外工作並描繪光線的藝術家,叫做外光派畫家;這是印象派畫…

把問題問完整,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什麼是尊重?什麼是公平?什麼是心靈?什麼是人生?典型的哲學問題令人卻步,不只是因為它們看起來有點嚴肅,我們面對哲學問題,常常不但不知道答案是什麼,甚至不知道要怎樣才有機會找到答案。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哲學問題,因為哲學問題常常是在探問抽象概念的定義和內涵,而我們不習慣做這種探問。所幸跟哲學問題搏鬥兩…

請你說得具體一點──所謂具體是什麼意思?

文/山口拓朗;譯/劉格安 「盡可能寫得具體一點」。光是這樣就能提高寫作力,因為「語言」本身就是「抽象」的,也就是「曖昧不明」的。 愛、友情、青春、療癒、哲學、溫柔、憎恨、有機的、應用、人生、夢、智慧、欲望、同情、喜悅、健康、信念、信賴、確信、認真、努力、謊言、教育、使命、原諒、羞恥、希望、成長、接受…

小學算數教什麼,怎麼教?

文/賴以威(數學作家、譯者) 「國小數學不外乎加減乘除,能設計出什麼有趣的活動嗎?」 約莫兩年前,我開始規劃「動手做」的數學實驗課,請教幾位國中老師,他們建議我從國小著手,一方面國中課業壓力大,一方面國中生對數學的好惡相對定型,不如從小學做起。 開頭的那句話,就是我聽完建議後的第一反應。 當時我認為…

哲學可以讓本來已經很有趣的東西,變得更有趣

文/朱家安 哲學跟笑話的關聯之一,在於錯誤是一種令人發笑的方式。 如果你爬山遇到眼鏡蛇,最安全的應對方案包含兩個步驟: 冷靜下來。 找機會打爆牠的眼鏡。 若一個錯誤跟思考有關,而不只是誤信不正確的觀念,那麼分析這個錯誤的方式,可能涉及哲學和思辨。 文鴻在他的臉書貼了一張正妹照,上半身是亮眼的高領毛衣…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為生命的意義苦惱嗎?或許是因為你搞混了自我期許和生命意義

「我抽到的問題是:『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坐在角落的老師舉手說。 當時一堂哲學課剛結束,我正在和參與課程的一群高中老師玩「哲學小逃殺」,那是個讓大家提出問題、交換問題並討論的遊戲。雖然名為「哲學小逃殺」,不過討論的問題並不見得都是那種「一看就知道是哲學問題的哲學問題」。當這個「生命的意義」從這位老師…

柏拉圖:如果人生值得活,那只是為了注視美

文/賀瑞麟 「美」是什麼? 這兩個問題有何差別?「『美』本身是什麼?」以英語表示就是「 what is beauty in itself ?」;而「『美』表現在什麼東西上?」以英語表示則為「what is the beautiful ?」(美的人事物為何)。這兩個問句的關鍵在於兩個名詞的對比:bea…